如果你要问一个医生为何从医?答案可能有千万种,为梦想、为生计、阴差阳错……北京协和医院顶级科室的妇科肿瘤医生、博士生导师谭先杰却是源于一个少年对母亲的承诺。
与莫言的小说《丰乳肥臀》中的金童差不多,小时候谭先杰整天像影子一样黏着妈妈,每天都要在她的床上才能睡着。12岁那年,谭先杰下定决心:“我要当医生!”然而,这个梦想来得有些悲凉。
1981年,11岁的谭先杰第一次离开小山村,到距离家50公里的县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一所中学读书。学校离家很远,山区交通不便,他一直住校。初二放寒假那天,谭先杰满心欢喜:又能见到妈妈了。那天下着大雪,走到寨子口,族里的一位叔叔把他截住了。叔叔说,谭妈妈赶集去了,让先杰在他家吃饭。饭桌上的气氛比较沉闷。饭后一家族的人围坐在火堆旁取暖、聊天。气氛越来越沉重,渐渐地,他听到了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母亲已经在两个月前去世,因为担心影响他学习,所以家族的人一直瞒着他。
听到这个消息,谭先杰一声都没哭出来就昏了过去。他对母亲的感情很深。谭先杰是家里的老幺,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他出生时母亲已经40岁。小时候,母亲干农活、放牛的时候总带着他。土家山寨的西边有一座大山,老人们说山外有一条很宽的大河,谭先杰那时的梦想就是看看传说中的大河,也就是长江。10岁那年,母亲带着他搭上拖拉机,到了那座大山上。站在山上远眺细如丝带的、挂在天边的长江,母亲告诉他,对岸很远处就是重庆,有很大很大的医院,什么病都能治好。
到县城上学那年,母亲因为妇科肿瘤到县医院做了手术,然后回家休养。没想到,放寒假时,母亲已经永远地离开了。谭先杰醒来后哭着喊“我要妈妈,我要妈妈……”族人不知该如何安慰他,只好陪着他一起哭。哭到最后没有力气了,谭先杰说:“我要当医生!”
母亲去世后的第5年,1987年,谭先杰考入西南地区最好的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求学过程异常艰辛,但在亲朋好友的支持下,终于坚持了下来。
母亲去世后的第10年,1992年,谭先杰以连续三年全年级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选入北京协和医院。由于母亲死于妇科肿瘤,尽管是一名男性,毕业时谭先杰坚定的选择了妇产科。
母亲去世后的第18年,2000年,谭先杰从老师郎景和院士门下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期间既做妇科医生,也做产科医生,还到法国巴黎国立健康与医学研究院进行妇科肿瘤的博士后研究。
母亲去世后的第25年,2007年,谭先杰进入了人才济济的妇科肿瘤组。
母亲去世后的第30年,2012年,谭先杰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斯坦福和哈佛大学交流4个月,研修妇科肿瘤。在某个夏天的傍晚,谭先杰跟随美国导师出完门诊后,躺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前的草坪上,以一个妇科肿瘤专家的视角,对母亲的病情进行了回顾性诊断---子宫内膜癌,一种早期可治愈、晚期能致命的妇科肿瘤。如果当时家人能知道一些医学知识,母亲的疾病就有可能被及时发现和治疗,就可能会活下来。正是这段特殊的经历和感悟,让谭先杰回国后开始致力女性健康科普。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谭先杰在各大报刊连续发表科普文章,而且还会录制女性健康科普节目。由谭先杰主编的女性健康科普《子宫情事》更是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16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被师弟冯唐高评为医学科普中的《红楼梦》。
母亲去世后的第36年,2018年,谭先杰花了三年多的业余时间,完成了30余万字的《致母亲:一个协和医生的故事》。还为此写了一首小诗:
这条路/是一个少年对母亲的承诺。这条路,是一个放牛娃无悔的选择。一路之上/有父母,有兄弟,有姐妹,有师友,有同学,有同事,有病人,有陌生人……因为有你/不忘初心。因为有你/继续前行!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