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火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引发全民观看热潮,春晚曲目《时间都去哪儿了》也引发众人思考与共鸣。目前,医患暴力频发,医学生及在职医生们纷纷逃离,医生职业吸引力下降。我们不禁要问:医生去哪儿了,明天谁给我们看病?
据报道,我国每年培养60万医学生,只有10万人穿上“白大褂”。很多医学毕业生放弃从医,主要是因为医生这个职业投入大、风险高、报酬低。一方面,老百姓普遍反映看病难,好医生一号难求;另一方面,医学生大量流失,优秀人才不愿从医。长此以往,必将使医疗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看病难问题更加突出。
与此同时,仅2月就发生了七八起暴力伤医事件。某医院有个内部调查,发现不愿子女从事医生职业的比例竟高达80%。
平心而论,“白大褂”们着实不易。本科医学生毕业最少需要5年,博士医学生最少需要8年,执业要求高,工作压力大。许多医生每天接诊数十人甚至上百人,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在不少人眼里,学医、从医不仅是件苦差事,而且风险不小。最近频频发生的伤医事件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当下,我们的医疗资源整体还比较短缺,资源不均衡较为突出,而医疗资源供需矛盾还在加剧,仅从“银发族”看,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2亿,20年后将达4亿,超过美国总人口,如不未雨绸缪,看病问题届时将更加突出。
虽然基层医生的流失涉及资源配置失衡的问题,但我们不能不正视,如果任由医生“出走”、“医荒”蔓延,任由医患关系越绷越紧、优秀人才远离医学之门,那么医疗改革如何获得持续的动力?明天,谁来给我们看病?如何唤回“白大褂”的魅力?怎样找到医患关系的和谐平衡点?这些问题均指向医疗领域的深层积弊。
目前,我国药品和耗材价格虚高,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偏低,“以药养医”困局仍未破解。比如,做一个胃癌手术,一般需要3位医生、2名护士和2名麻醉师,历时约3小时的努力,手术费只有几百元,严重背离了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怎么弥补收入?只好从其他方面想办法。业内人士透露,有些耗材在国外售价仅200美元,到了中国可以翻几倍。不少医院就是靠药品、耗材、仪器检查来获得主要收入。创收导向和经济考量之下,加上医患沟通渠道不畅,导致医患双方缺乏信任,容易“擦枪走火”。
一位医生感慨,实现医生的价值,就是要让医生静心看病。没有公平合理的利益机制,缺乏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劳动收入,医者难以静心,患者也难以安心。医生薪酬过低,直接影响到未来医学人才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公立医院改革的瓶颈。
尊重医生,不仅体现在社会地位上,也要体现在薪酬待遇上。我国医务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他们甘守清贫,用较低的成本维护了较高的国民健康水平。如果继续靠压低医务人员的薪酬来控制医疗成本,必然导致医疗人才越来越短缺,这无异于竭泽而渔。可见,医生的薪酬问题,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只有让医务人员拿到令人羡慕的“阳光薪酬”,才能扭转医学人才供给不足和质量下滑的局面。
正是鉴于这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医务人员等适应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为重建医患信任铺垫“地基”。实现“病有所医”是一个系统工程,诊治医疗行业自身的沉疴痼疾,必不可少。深入推进医改,理顺医药价格,还原医疗技术服务价值,让医生靠技术吃饭,拿“阳光收入”,才能重塑职业价值,让医生行医有尊严,让医患之间多一些顺畅!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