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些人眼中,医生是天使;在有些人心中,医生是魔鬼。可以确定的是,医生是生命的守护神。他们用热情与专业技能将无数人带出了鬼门关,捍卫了生命的尊严和人类的荣耀。畅销书《打开一颗心》的作者、英国牛津约翰•拉德克利夫医院教授斯蒂芬•韦斯塔比是心脏外科大夫中的佼佼者。他一共经手了12000多颗心脏,它们大多病得很厉害。下面我们来了解他的故事。
韦斯塔比有惊人的天赋,他天生具有大脑半球双侧优势,可以左右手同时动手术,不仅动作麻利,而且准确,从不拖泥带水。其性格又颇为大胆,敢于冒险尝试新技术。于是,在其行医生涯中,出现了许许多多首开先河的治疗方式。
学医和从医的过程中,韦斯塔比经历了很多挫折与失败。初入职场的韦斯塔比也是“菜鸟”,尽管所有知识点背了一遍又一遍,到了手术台前依然手忙脚乱。他第一次独立为病人做开胸手术时就造成了意外大出血,病人险些在手术正式开始之前就一命呜呼。
《打开一颗心》中写道,其实这位病人此前已经做过一次开胸手术,心脏和胸骨之间会不可避免地形成粘连。但韦斯塔比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而是莽撞地直接从正中以摇摆锯开胸,结果由于存在粘连,撕裂了心脏的右心室,病人的血一下喷涌而出。韦斯塔比觉得自己倒霉透了,他甚至想对他的上级医生怒吼:“你怎么不告诉我这是二开的手术?!接着我意识到,他大概是不记得了,毕竟这是几个月前他在门诊看的病人……”然而他却不记得这一细节本应该由自己在手术前通过调阅病历、查体等手段发现并向上级医生汇报。
假如这个病人最后真的死掉了,法律责任自然要由上级医生承担。但如果讨论这个病例的话,大家毫无疑问地会同情韦斯塔比的上级医生,这完全就是在为莽撞的下级医生顶雷。
按理说,一般人如果出现这么低级的失误,差点儿就让自己的病人死在自己的眼前,那得是巨大的心理阴影。但韦斯塔比就是“心大”,非但没被这一次的挫败打倒,反而很快就重振精神,开启了热血澎湃的“打怪”升级之路。
后面的几个故事,主要写的都是维斯塔比技术成熟以后,锐意进取独辟蹊径冒险完成艰难复杂手术的故事,好几次都是疾病罕见,病人命悬一线,其他同道平庸无能。如果不是他沉着果断力挽狂澜,那病人就没救了。
42岁的意大利建筑工程师马里奥在沙特阿拉伯工作时被一只爆炸的锅炉喷出的高压蒸汽烫伤了面部、气管和支气管。烧伤最怕的就是感染,而马里奥的气管里里外外都烧坏了,脆弱且充血的组织堵塞了整条气管——他随时会窒息而死。在用支气管镜探测后,韦斯塔比突然想到他曾在美国一家公司见过的一种T形硅橡胶管,并将其改为T-Y管,Y形端的两根分管在气管分叉处分别插入两根支气管,居然建立起了干净健康的气道,挽救了快要窒息的马里奥。
更神乎其神的一次是给一个6个月的婴儿做心脏手术,她的左心室胀得异常大且布满瘢痕,生命垂危。濒死的患儿在他接手之前已经被其他医生误诊了数月,他的字里行间,虽然充满着对患儿及其母亲的同情,但也丝毫没有掩饰对基层同道的鄙夷,显然,他认为那些人水平太低了,否则患儿不至于被耽误到这么严重。在各种抢救方法都无效的情况下,韦斯塔比竟然凭他的“物理学直觉”,剪掉一部分左心室壁使心脏缩小,挽救了婴儿的生命。当年那个小婴儿已经长大,出落成了一个漂亮的大姑娘。这样精湛的技艺确实值得自豪,但作为一个发病率只有30万分之一的罕见病,不必对其他同事过分指责。
行医之余,韦斯塔比勤于写作,发表过数百篇医学论文,出版了多部专业著作。在其职业生涯的暮年,由于长期紧握手术刀的双手已经严重畸形,不得不告别手术台,转而从事干细胞研究和人工心脏装置的开发。
维斯塔比的书中,成功的案例未免太多了,以至于他有点儿像拥有主角光环的超级英雄,在枪林弹雨中永远不败,只要他一出手总能扭转乾坤。究竟作者是自大的执刀者,还是悲天悯人的救赎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可以肯定的是,生命是脆弱的,正如这本书的原标题《Fragile Lives》。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