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快速扩张进行时 医护累到近乎崩溃…
2019-06-04
340

ICU总给人一种神秘感。1958年,美国Beltimore医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专业的监护单位,并将其正式起名为ICU;1984年,北京协和医院陈德昌教授组建了我国的第一所ICU,他也是“中国重症医学之父”。三十多年来,ICU快速扩张,病患需求不断增长,与之相对的,却是医护工作时间不堪重负,无暇顾及被照料者的精神状况甚至尊严……

ICU也曾“吃不饱”

ICU的类型很多,包括外科ICU、呼吸科ICU、神经科ICU、急诊ICU等,规模有大有小。

有护士把旺季的ICU形象地比喻成“菜市场”。其实,ICU并非一直都这么火爆。2009年,当刘小军出任郑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监护科主任时,发现该院ICU创立三年来,虽然只有8张床位,却依然“吃不饱”。相比之下,在与它相距不足5公里的“全球最大医院”——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ICU里,上百张床位却长期人满为患。若非迫于国家对三级医院必须有ICU病房的硬性要求,郑大二附院的ICU也许早就关门大吉了,因为几乎收不到什么病人,科室没有奖金,医护人员缺少成长空间,人心涣散。同事们对刘小军直言:“你来错了地方。”

现在,郑大二附院ICU已经拥有7辆救护车,一个月从基层转运来的病人有近200个,成为全国单病区外接病人最多的ICU科。有了病人,该院ICU病区也开始了每两年一次的扩张步伐,从8张病床增至13张、20张,有时还要增加临时床位。2014年,ICU整体搬到新病区,开设了40张床位。

全国重症医学科都在稳步发展。自我国公立医院在2003年后开始一轮扩张潮以来,ICU成为医院评级的重要指标,迎来其高速发展期。北京协和医院ICU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会长杜斌表示:“近年来,国内大多数地方的ICU发展都很快,绝对超过了医院发展的平均速度。”

“ICU今后应该是综合医院或者大型医院里最大的科室。”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詹庆元说,“将来彻底实行分级诊疗后,大医院靠什么活?一个是疑难杂症,一个是重症,然后还有大手术。”

不过,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人均占有的ICU病床数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显然是不够的,国内的ICU还远未达到供需平衡点。

“压床”患者知多少

什么样的人最适宜入住ICU?原卫生部《指南》指出,重症监护室收治的病人包括以下四类: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或者系统功能衰竭,经过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恢复的患者;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严密的监护和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在慢性器官或者系统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过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或接近原来状态的患者及其他适合在ICU进行监护和治疗的患者。

该《指南》同时指出,慢性消耗性疾病及肿瘤的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从加强监测治疗中获得益处的患者,一般不是重症医学科的收治范围。

在此,我们不得不面对伦理问题。当家属态度坚决要求不遗余力地进行维持的时候,医学指南拗不过社会风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院长、我国危重症医学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席修明认为,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类病人在ICU里也是获益的——因为他们一出ICU就面临死亡,但问题是,如何看待这种无质量的活着?这类病人是否非得长期滞留在ICU里得到加强照护?

ICU“压床”,首先意味着医疗资源的大量消耗,一张病床一年耗费的资源大概达到几十万,而当ICU床位紧张时,这类病人造成的资源不合理使用矛盾就更为显著。

在今年两会上,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指出:中国的医疗服务以急性病为主导,恢复期、康复期的医疗服务发展缓慢,甚至可以说是短板。因此,很多慢性病患者,如肿瘤化疗病人、脑卒中病人,都依赖城市的三甲医院。他表示,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慢性病医疗服务的需求无疑将成倍增加,急慢病分开迫在眉睫。

至于ICU,将慢性重症和急性重症区分开来,让急性重症患者使用ICU,才能更好地发挥ICU对于危重患者的救治价值。

人才稀缺

流感高发的冬季是ICU的“旺季”,而春夏相对清闲。在淡季,刘小军的ICU科室曾两周都没有一个病人。但在高峰期,他们同时收治过70多位病人。为应对这么多病人,只好让所有休息的医护人员都来加班,医院还从别的科室调来30多名护士。有的人一个班下来,双脚都肿了起来。

在ICU中,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呼吸功能、循环功能进行监护、治疗,对患者进行镇静、镇痛,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等。ICU中有各种各样的医疗设备,可以对患者的呼吸、心率等多种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比较大型的ICU里还配备了纤支镜、胃镜、超声仪、血气分析仪、呼吸机、床旁血液透析机、体外膜肺氧合机等设备,而这些都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操作。根据病情的紧急情况,医护人员还需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检查和治疗,常见方法包括气管插管、动静脉刺穿、气管切开、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超声检查等。总之一个字——忙。

根据原卫生部《指南》,床位数与ICU医师人数之比应为1:0.8以上,床位数与护士人数之比应为1:3以上。但以当前极低的护理收费与ICU庞大的人力成本支出,《指南》所指定的标准不可企及,人员配置稍好的ICU顶多也只能达到1:2.5。比如,在中日友好医院,这一比例达到了1:2.2。至于1张床配备0.8个医生的要求更是无从谈起。

在ICU人员配备不足的情况下超负荷运转,就不可避免地将病人置于潜在的危险中,且病房的安全性、秩序及环境都面临挑战。

在河南省,很多县级医院为了创二级医院,纷纷设立ICU病房。但刘小军指出,目前的情况是,有三分之一的县级医院重症医学开展能力不够,主要原因是没有人才,缺医生、缺护士。

临床治疗的标准化或同质化,被公认为是医学学科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詹庆元认为,不同质,是中国医学人才培养中最大的问题。

我国的医学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要想缓解一部分医院的ICU“撑着”而另一部分医院的ICU“饿着”的状态,补齐不同医院医生的诊疗水平、医学生毕业后的同质化培训,就愈发重要。

在国内ICU飞速发展的同时,如果不能及时给予从业人员必要的培训,必将成为影响重症医学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障碍。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