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新闻直播间》栏目,以“MU2284乘客飞机突发疾病,医生紧急救助”为题报道了陕西省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主任李晖在飞机上救人的事迹。同日,国家卫健委官方微信公众号“健康中国”也转发了人民政协报公众号《政协委员空中救人被要求“执证上岗”引热议》一文。该事件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
此事在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刊发后,更引发了各界广泛关注,仅仅两天时间,网络点击量超过1000万,网友评论超过10000条。大家在为政协委员救人行为点赞的同时,也就事后该不该再出示医生证明、如何避免救人者“无证上岗”的尴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事发6月28日,李晖因为要参加第二天在广东佛山召开的一个学术会议,乘坐当晚7点的东航航班从西安飞往广州,在此过程中,机舱广播有乘客突发疾病,急寻医生。李晖对这位早孕44天的女乘客进行紧急施救,并全程陪护照顾近两小时,病人转危为安。乘务长拿来许多涉及个人信息的表格让李晖及病人填写,并一再要求李晖出示医生证明,而李晖尴尬地发现,因为是去参加会议,她并没有把医生执照带在身上,终于在手机相册里找到一张能证明是儿科博导的带有医院章子的照片,拍照存案后才给放行。
7月3日,陕西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以《省政协委员李晖紧急救人引发媒体关注》为题,向省政协作了情况汇报。省政协主席韩勇指示,对李晖委员勇于担当的行为要给予表扬。
7月4日,陕西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办公室主任周建功代表省政协赴李晖委员所在医院对她进行慰问,并带去了省政协主席韩勇的表扬。
李晖说,她有“三个没想到”和“四个感动”:
没想到会在高空遇到救人的事,没想到救人后要出示证件,没想到社会反响如此强烈。
感动于下飞机时,所有乘客投以的微笑和一声声“医生,您辛苦了”的问候;感动于媒体和网友所传递的正能量;感动于整个社会给予的高度关注和肯定;感动于省政协主席韩勇委托人来医院的看望,让她这样一位普通委员内心很温暖。
李晖还表达了深深的感谢:感谢医院多年的培养,“一直严格要求我们要有大医精神,救死扶伤”;感谢西安这座文明的城市,“在外地,我觉得自己代表着西安人的形象,重礼仪、乐助人,所以在别人需要救助的时候能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感谢政协组织,身为三届省政协委员,无论身在何处,始终觉得自己承担着委员的职责,有责任、有义务发现社会中存在的缺陷和不完善的地方,并且及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意见建议。
李晖结合自身经历向陕西省政协提交了一份社情民意,就完善国家公共交通旅客急救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李晖表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在公益救人后却受到上述待遇,难免会伤了施救者的心。新闻媒体也在不断报道公民路边救人反被诬为肇事者的事件。如果这样的风气盛行,会让见义勇为者止步不前。“航空及铁路代表国家为公民服务最可信的交通工具,是国家形象的名片,如果和路边施救一样对待施救者,给社会带来的后果可想而知。”
事件发生后,李晖对如何完善国家公共交通上的旅客救助体系进行了思考。在查阅大量资料后,她发现国家对公共交通上发生旅客救助事件并没有规范的救助程序,多半是依靠寻找医护人员旅客协助,“但事后对施救者给予苛刻要求,这会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也会影响施救者的积极性”。
为此,李晖在提交的社情民意中建议:
国家立法或制定公民救助行为保护条例,通过法律呵护救助者的善良和正义,弘扬社会正气,打击推卸责任和诬陷好人的邪气,给施救者吃下一颗定心丸。
开展对航空及铁路乘务人员、公共场合的安保服务人员突发疾病早期识别的应急培训,提升其心肺复苏等急救处置能力。
简化施救人员身份的认定。建议由公安及交通部门与卫建委联网,可通过网上查阅施救者电子医师资格证(已开通网上查阅),以避免救人后出现“无证上岗”的尴尬。
航空及铁路系统为施救者建立一套奖励机制。当事单位应为施救者发放感谢证书及相关荣誉证明,除宣传其救人行为外,当施救者再次乘坐本交通时,给予一定激励政策,通过一个正反馈机制,让乐于施救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本人在飞机上救助时,发现简单的听诊器及血压计都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产品,急救药品也是缺乏的,这样势必会影响救助的效果。”李晖还特别呼吁,在公共交通工具或公共场所要配备并及时更新基本的医疗器械和急救药品。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