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岁儿科泰斗张金哲坚持出诊 长寿者的心得很简单
2019-10-08
590

今年9月25日上午,北京儿童医院为张金哲院士庆祝99周岁的生日,现场简朴又热闹。医生爷爷特别开心,在现场表演起自己拿手的小魔术,这也是他哄孩子的“法宝”。

张金哲教授是中国小儿外科创始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当年考大学时报了3个志愿,分别是燕京大学医预科、辅仁大学美术系和工商大学建筑系。幸亏燕京大学的录取通知先到,后来众多孩子病痛时,才多了一位卓越的小儿外科专家可以仰赖。

张金哲1920年出生于天津,是个不折不扣的“宝藏男孩”。他的从医经历见证了新中国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产科病房流行一种名为新生儿皮下坏疽的疾病,死亡率几近百分之百。张金哲创新了一种新的手术方式,但是没有人愿意开始这种新的手术方式。刚好他出生三天的女儿也得了这种疾病,于是自己的女儿就成为这种新的手术方式的第一个受试者。很快他的女儿康复了,这种手术方式也推广开来,当年新生儿皮下坏疽的死亡率就从100%下降到10%,现在几乎成为罕见病。

说“宝藏”,是因为除了被埋没的美术、建筑天赋,张金哲可能还是医生中最好的木匠。从20世纪50年代在国内首创小儿外科,到80年代建立全国最大的小儿外科中心,他亲手创造和改良了许多适合于小儿疾病诊断和手术的器械,先后有著名的“张氏钳”、“张氏膜”、“张氏瓣”等50多项发明诞生。这些简便易行的发明,帮助基础差、底子薄的中国小儿外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张金哲获颁小儿外科界的“诺贝尔奖”——丹尼斯•布朗金质奖章。

医生爷爷至今依然坚持每周两次出门诊,不过老爷爷说:“其实找我看病的患者,大部分都没病。他们看了很多地方,片子拿那么厚,我需要花点时间给他们讲解。”从医70年来,张金哲对待小患者一直是关爱有加。每一位患者走进诊室,他都会站起身来起身相迎,说“小朋友,你好!”患者离开诊室时,他会站起身来,起身相送。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促进中国的传统医学模式向人文医学转变,特别在儿科诊疗领域,他率先强调“让妈妈参与整个治疗流程”,确保患儿妈妈的知情权、参与权;在与患儿及家属沟通方面,他提出了“多哄少碰、多教少替”的八字方针,呼吁并指导全国的儿科医生改进医疗服务模式。

张金哲用一颗赤子之心面对患者,铭记并践行“先交朋友,后做手术”。他无论何时何地随叫随到;白大褂上衣口袋里永远装着儿科常见病注意事项便条,随时发给患儿家长;把自己的论文稿费、书稿稿费和科研奖金贡献出来,作为救助贫困患儿专用“小金库”;一生不知收红包为何物……

当有人问张金哲院士为何能如此长寿时,他常笑答:“首先要把耳朵弄得聋一点,让它听不进烦心的话;其次是把胃切得小一点,不能让它容纳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位99岁的老人,就这么轻描淡写地把他患有老年性耳聋和做过胃大部切除手术的情况一带而过。

张老在其著作《院士自述》中,用四句话概括了自己的修身之道:“一生努力,两袖清风,三餐饱暖,四邻宽容。”他认为,一个人若是能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少欲少求,对他人多些宽容,就可心情舒畅,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张老总会幽默地说,吃这件事啊,第一是解馋,第二是解饱,第三才是养生。“我就喜欢吃肉,什么肉都吃,虫子肉也爱吃。”现在张金哲依然坚持每天一杯咖啡,但老人对喝什么咖啡一点不讲究,“速溶咖啡就可以。”他没有刻意养生,但却坚持运动。99岁的张金哲每天坚持骑行5公里,家里的一辆健身自行车就是他的健身器械。

伴随着新中国成长的这70年,张金哲院士说“特别幸福!”现在,张老的兴趣仍然广泛,业余时间经常练练书画,喜爱戏曲的他,还时不时唱上几嗓子。他说,人乐观些,每天让自己充实些,感觉前途有光明,活着就有奔头;总感觉有事情要做,就一定会长寿。如今,张金哲还在一线工作着。于他,仍能帮助患儿,就是最幸福的事。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