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5岁的英国女孩Alexandra Adams,一只眼睛没有视力,另一只眼睛也只有5%的视力。你可能无法想象,她以高分考入医学院,如今是一名四年级医科学生,即将成为英国注册的第一名失聪失明医生。一切皆有可能,但Alexandra的付出也是难以想象的。
Alexandra一出生,就被医生诊断出有严重的视力问题:眼球震颤,白内障,晶状体脱落。接下来的生活中,她的父母发现她对身边的狗叫毫无反应时,才发现她还有严重的听力障碍。
但Alexandra的父母却始终没有放弃对她的教育,使其能够非常流利地开口说话。这对于许多听障人士而言,是一件不能想象的事情。
在Alexandra两岁的时候,她得到了她的第一个助听器。当时的助听器还很笨重,想要使用的话,还必须得把它架在脖子上。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助听器也变得越来越小巧和灵敏。如今,Alexandra几乎已经摆脱了听力障碍,甚至还能听到鼠标咔嚓咔嚓的点击声。
在微弱的视力和助听器的辅助之下,Alexandra终于开始能与世界交流了。
为何想从医?原来,在聪明的Alexandra考入一所普通的学校后,她被查出了严重的肠胃疾病,动了超过20次大手术。两年的时间里,她被送进重症监护室15次。
长达18个月的住院期间,是医生们的不断安慰使Alexandra最终振作起来。也就是从那时起,她决定未来要做一名医生。
不过,由于住院时间太久了,所以Alexandra的学业都落下了。她不得不进入一所专门的盲人学校去学习。在这里,她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学会了独立生活的技巧:如何自己洗衣服,如何逛商店,如何生活,如何独立……
之后,Alexandra决定报考一个医学院。
Alexandra申请到了一所美国最好的医学院的录取资格。学校承诺,如果她的成绩达到A就会破格录取,结果Alexandra拿到了三个A。
谁知后来,学校突然变卦了,他们称Alexandra的残疾太严重,只能无奈地放弃她。
接下来,没报多大希望的Alexandra申请了英国的卡迪夫大学,居然被录取了。
但进入学校却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在进入学校之后,Alexandra要面对的是更多的质疑声。带着全屋人的质疑,Alexandra硬着头皮参加完了整场会议。在会议结束之后,她为了证明自己的视力不会带来问题,决定不带拐杖,自己走下楼去。周围的人都在看着她,窃窃私语:“如果连门把手都找不到,她还怎么当医生?”
她的阻力不仅仅来自同学,就连许多正式的医生和普通的病人也会对她产生质疑。在她去病房实习的第一天,医生就告诉她,别去碰病人了,她应该呆在家里。在她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名资深的医生当面问她:“你自己愿意接受一个残障医生的治疗吗?”甚至还有许多病人直呼她是残废,在得知Alexandra是个医生的时候,他们会大呼:“她会杀了我的!”
Alexandra无奈地说:“我不会杀人的,我甚至都没想当一名外科医生……”
Alexandra从未想过放弃,也越来越能适应现在的生活。蓝牙助听器、智能手机、耳镜……在科技的帮助下,她已经在医学院度过了四年。
在学校里,从来没有老师给一名有视觉、听觉障碍的学生上过课,所以Alexandra也只能摸索着完成她的学业。
她也已经学会了缝合、抽血、导尿这些最基本的技能。尽管因为视力问题,她在处理隐形缝线的时候显得有些困难,但她已经能很好地完成彩色缝线的任务了。而且,或许是由于视力障碍,她的触觉比其他学生更为敏感,这对她完成抽血工作有着非常大的帮助。甚至在某些老年人病房当中,因为老人的血管太细,许多医学生还得专程来请Alexandra帮忙。
她说:“医生从不孤单,每一个病人,其实都有一整个医疗团队在治疗。比如在我值班的时候,我可以先做出临床诊断,但如果我想再度检查皮疹一类的疾病时,我就会去问问我的同事。我知道因为身体的原因,人们会关注我不能做的事情。但大家为什么不来多关注一下我能做的事情呢?如果说我跟其他医生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我的临床知识必须比别人更加丰富。”
在Alexandra获得行医资格之前,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因为健康的问题,现在她也只能做一名兼职医生。
回忆起自己的经历,她承认,曾经别人的质疑经常会打击到她的自信心,有时候,她甚至都想不用拐杖,不用手机,不用那些科技器材了。不过转念一想,这些东西既然能帮助她完成自己当医生的志向,那为什么要因为别人的评头论足而放弃呢?
Alexandra已经做出了选择,她准备在未来专攻姑息治疗。
身残志坚,简简单单四个字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希望Alexandra早日实现梦想,也希望她的故事能激励更多的人。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