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3月19日国家卫计委推出中国首个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网站“施予受”后,4月2日,中国红十字会下设的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运作的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www.china-organdonation.org.cn)也正式开通,并自称是“中国境内唯一接受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的网站”。但是,作为普通公民,该如何抉择?
值得肯定的是,我国不仅结束了长期以来公民身后捐献器官“捐赠无门”的困境,还在短时间内建立了两个公民随时可以在线登记个人身后捐献器官志愿的网络平台。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作为普通公民,如果希望身后捐献器官,该去哪家登记?不同网站上的登记,在其去世后启动的捐献意愿确认,是否拥有同样的法律效力?
两家争鸣,还是合二为一?
登录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其器官捐献志愿登记须知的第一条是: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唯一接受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的网站。
作为该网站的主管单位,中国红十字会亦表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是我国器官捐献工作进展、器官捐献相关知识、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以及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资格查询等信息的权威发布网站。
但3月19日在广州启动的 “施予受”网站,目前依然能接受公民器官捐献的志愿登记。
“施予受”网站的主办方之一,国际扶轮3450地区器官捐献委员会主席王国林则坦言,“施予受”可能不是唯一,“但我们希望做中国最好的公民登记器官捐献意愿的平台”。
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研究中心参与“施予受”网站的运行工作。该中心主任王海波表示,器官捐献的宣传动员工作,需要社会各界,包括各个社会组织、平台的参与。当然,对于每一例捐献器官的及时获取、有效共享和公平分配来说,统一的平台,是信息高效对接的关键。现在,国家也在着手整合器官捐献志愿、捐献管理、获取与分配几个平台的信息资源,但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其他方面,这个工作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中国红十字总会副会长郝琳娜强调,器官捐献的宣传动员、报名登记、捐献见证、人道救助和缅怀纪念,是国家授予中国红十字会的职责。因此,今后各网站平台上登记的器官捐献志愿者信息,应统一整合至中国红十字会的器官捐献报名登记系统内。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表示,器官捐献志愿者的信息,未来肯定需要整合,便于器官捐献协调员可以更快查询到一位潜在器官捐献者生前是否明确表达过捐献器官的意愿。至于整合在哪个平台?“谁做得最好,工作最受(公众)认可,就整合在谁那里。”
两网并存是否会造成困扰?
北大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朱继业表示,国家卫计委和红会各自牵头成立一个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网站,确实感觉有点奇怪。不过,从目前状况看,多家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网站并存,尚不会对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工作造成困扰。
首先,目前器官捐献协调员接触到的潜在器官捐献者,一般是在医院,能直接或很快见到家属。如果潜在捐献者生前有捐献器官的意愿,家属都知道也会尊重;如果生前没有表达意见,家属会来决定捐还是不捐;如果生前有捐献意愿但家属最后不同意,协调员和器官获取组织只能选择尊重家属意愿。
中国特殊的医疗环境,决定我们必须只能听从家属的意愿。所以,依靠网站查询本人生前是否有器官捐献意愿,实际意义不是很大。
其次,现在我国器官捐献志愿者的基数太小,很难真正实施捐献。因为器官捐献志愿者绝大多数是健康人,从登记到真正捐献器官,可能还有很多年。从国际经验来看,捐献志愿者中实施捐献的比例,是万分之几甚至更低。“所以,现在开展捐献协调工作的潜在捐献者,尚不用通过登记网站查询其捐献意愿”。
据了解,截至今年3月31日,我国共有19441人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同时,有1611位公民身后完成了器官捐献,他们捐献的器官,挽救了4382个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30万人需要器官移植,但只有约1万人能够获得救命器官完成移植重获新生。其中的关键原因,是捐献器官源匮乏。
黄洁夫认为,要彻底扭转中国器官衰竭患者供体短缺局面,全国至少应有数千万到1亿的公民,加入器官捐献志愿者队伍。
目前,包括中国香港、加拿大、新西兰、日本、美国在内的国家和地区,都拥有运行成熟的公民器官捐献意愿登记网站。大约有48%的美国公民登记了身后捐献器官的意愿。
因此,黄洁夫指出,目前,我国器官捐献志愿者人数尚不足2万,各方均应以努力推动更多公民认可器官捐献,加入捐献志愿者队伍为重。至于平台整合,谁来主导,至少要到我国拥有上千万器官捐献志愿者时才会去考虑。
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还处于成长期,应该有更多社会组织的参与,各省都可以想办法,跟社会组织或政府部门合作,开发便捷、服务能力强的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