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又被称作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应该受到患者的尊重和喜爱。然而,在我国,从医者的境遇正日益向反方向发展。日前,英国《金融时报》的常驻上海记者帕提•沃德米尔发表了一篇中西医生地位迥异的报道,描绘了中国普通医疗工作者当下面临的工作累、待遇差,以及经常受到病人和家属人身攻击的恶劣处境。
文章指出,在多数西方国家,医生是非常体面的职业选择:当医生意味着丰厚的薪酬和得到亲朋好友以及社会的高度尊重;每家父母都会因自己的孩子从医而感到骄傲。然而在中国,从医者的状况却相差迥异,令人心酸:工资待遇差,工作辛苦,还经常可能遭遇病人和病人家属的人身攻击;中国父母更希望子女能弃医从商,去做银行业。
招生困难,转行现象严重
据统计,我国目前很多顶尖医学院的招生出现了招生困难的情况,只有通过降低录取分数线的方式才能吸引到参加年度高考的学生;而入学新生一旦有机会也往往会转学到其他专业科系;不仅如此,不少医学生在毕业后择业时出现转行的现象也很严重。
一项关于2011年中国医师协会的业内普查显示,78%的医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再穿白大褂。即使是中国的从医世家,多数也希望子女不要继续从医。
上海交大医学院副院长黄钢在接受采访时说:“对比起西方国家来,中国医生的收入和社会地位都不是最高的,因此有些医学院肯定招不到最好的学生,因此医生的地位在中国社会中也不属于最精英的。”
据儿童医院的王大夫介绍,与他同期于2006年入读厦门大学医学院的同学中,80%都不是自己的第一志愿,而其中至少半数最终都转换专业了。此外,不少医学生在毕业后择业时出现转行的现象也很严重,很多改行的同学选择了收入相对更加丰厚的,而如今却深陷行贿腐败丑闻的制药业。
收入低,待遇差
无论与自身比,或者是与其他行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医生相比,在我国,学医吸引不了最优秀学生的一大原因就是低收入。
据相关调研报告显示,全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毕业月工资为3051元,而医学系毕业生工作初期的平均工资水平仅为每月人民币2339元,属于低档次。给医生的合法收入太少,不能体现医生和他们所从事医疗服务的真实价值,也不能让他们有体面的生活。这样,又怎么可能够避免灰色收入的存在呢?
恶性伤医暴力事件屡见不鲜
除了收入低,待遇差之外,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护士也痛恨病人和病人家属选择在对医疗结果不满时对医护人员实施暴力人身攻击的现实。而近年来,媒体的报道也证实,越来越多的恶性暴力伤医事件正在发生,医生已经成为受伤的“白衣天使”。
新华社报道指出,2012年全中国每家医院年度发生病人打大夫事件的平均数字是27.3起,比起2008年的年均20.6起跃升了近三分之一。有近40%参与调研的来自全国各地316家医院的医护人员都表示因为暴力升级而希望有机会改行。
总而言之,我国医学人才的流失现象正日益严重。中国医生的地位确实令人心酸,无法与其他西方国家的医生相比。而我们对于这些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们,能否少一些抱怨和伤害,多给予一些关注和关心呢?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