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CAB后,使用氯吡格雷治疗的血小板反应性与不良事件的相关风险
2014-06-26
320

2014年6月的《Am Heart J.》杂志中,一篇文章描述了患者在接受非体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使用氯吡格雷治疗时的血小板反应性与不良事件的相关风险。这是一个前瞻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其结果为,氯吡格雷给药后,残余血小板反应性较高与1年无MACE生存密切相关。OPCAB后,有必要进行血小板反应性的常规测量和HPR患者的全面监控。

背景:目前在非体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中,建议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然而,还没有相关研究得出OPCAB之后的氯吡格雷的血小板反应性数据。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OPCAB之后,血小板反应性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之间的关系。

方法:在该前瞻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中,对859名进行1个或多个静脉移植的OPCAB患者使用即时分析(VerifyNow system;Accumetrics Inc,San Diego,CA),测量氯吡格雷的血小板反应性。主要终点是末期MACEs(30天~1年),包括心脏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目标血管再生。受试者所操作的特征曲线分析被用来评估MACEs P2Y12反应单位(PRUs)的截断值。

结果:末期MACEs发病的治疗后反应性的最优截断值≥188 PRU(曲线下面积0.72,95%置信区间0.68~0.75,P=0.002)。高血小板反应组(HPR;≥188PRU)的末期MACEs发病率明显高于低血小板反应组(<188 PRU)(3.6% vs 1.4%,P=0.040)。Kaplan-Meier分析显示,低血小板反应组和HPR组的1年无MACE存活率分别为98.4%±0.5%和95.9%±1.3%(P=0.034)。根据Cox回归危险模型,HPR是末期无MACE生存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危险比为3.51,95%可信区间1.27~9.69,P=0.015)。

结论:氯吡格雷给药后,残余血小板反应性较高与1年无MACE生存密切相关。OPCAB后,有必要进行血小板反应性的常规测量和HPR患者的全面监控。

(选题审校:周俊文 编辑:吴晓毅)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