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廊医生”何时才能走出圆满结局
2014-05-09
589

从最初由“走廊”上班造就的“孤胆英雄”,到近日被职代会表决解聘,“走廊医生”兰越峰与绵阳市人民医院经历了前前后后的长时间纠葛。这是否是兰越峰和医院纠葛终了的标志,尚属未知,但是,医改的“走廊”仍然是我们今后不可避免的话题。

据媒体报道,5月6日下午3时20分许,绵阳市人民医院召开职代会,与会88名职工代表一致表决通过“解聘‘走廊医生’兰越峰”的医院处理意见。

其实称“绵阳市人民医院”有所不妥,该医院在事件中已被卫生部门更名为“涪城区人民医院”,但人们还是习惯用最初的名字,就像人们期盼回到事件真实起因一样。对于“走廊医生”兰越峰和医院孰是孰非,以及医院“解聘”的决定是否合理,我们暂且不论,在这里我们想看看其后更深的问题。

仅从其过程来看,院方称兰越峰医生从今年1月29日开始旷工,到发出拟解聘消息的4月25日,足足旷工近三个月。对于一个“旷工”的员工,医院可能不需要劳师动众,通过全体员工举手表决方式来决定是否解聘她。解聘一名“旷工”的员工走这样的流程究竟是某种成文制度还是某人突发奇想?纵然这种方式在表达着“民主”,但是,员工管理是任何一个单位的基本制度,解聘一个员工如此乏力,背后是否可有某种妥协在努力?还是仅仅因为其是“体制内”?这是否是当前医卫系统人事制度的一种弊病?

“走廊医生”对医疗系统影响如此之大,有关部门却似乎有难得的“清净”。除了“徒劳”地换医院牌子及不明不白“拿下”前院长之外,就是饱受争议的“自己人查自己人”一般的调查,不但没能平息公众的疑问,反而催生了新的不信任,再次让医疗体系信任“跑偏”。面对广大群众对真相的追问,似乎主管部门自己也难以作出满意的答复,只能听之任之。这是否是医改当中遇到的带有弊病的体制呢。

追问“走廊医生”背后弊端恐怕并不止上述问题。从最初2003年引发的争执,到如今的“被解聘”,兰越峰已经走过了十一个年头,其实兰越峰并非只在绵阳市人民医院的走廊里,更是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走廊”中,这条“走廊”究竟有多长,无人知晓。但我们还是希望“走廊医生”能走向一个圆满的结局,更希望我们的医改能早日穿过这条“走廊”。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