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毒感染患者应何时开始治疗?开始什么治疗?如何进行实验室监测?治疗失败后如何管理?2014年7月,在线发表在《JAMA》的一项研究表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确诊后,如果有意愿治疗则应马上开始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并根据耐受性检测试验结果选择或改变治疗方案,并同时考虑给药频率、药丸剂量、不良反应、合并症和药物的相互作用。
重要性:新的数据和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给资源丰富医疗机构带来了治疗选择,需要给予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成年患者推荐一些更新的治疗建议。
目的:为了成人艾滋病毒感染患者提供最新治疗建议,强调何时开始治疗、开始什么治疗、实验室监测工具、治疗失败管理、转换和简化治疗。
数据来源、研究选择和数据分析:国际抗病毒学会-艾滋病研究和患者护理美国专家组就既往数据以及2012年截至到2014年6月PubMed 和 EMBASE中检索的更新文献摘要进行研究。建议和评级基于证据和共识的质量。
结果: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应推荐用于所有感染艾滋病毒的成年患者。CD4细胞计数较低,治疗受益证据和可用数据增长。推荐的初始治疗方案包括第二代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类药物;阿巴卡韦/拉米夫定或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和第三代或增强药物,是一个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dolutegravir、埃替格韦或拉替拉韦),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依非韦伦或利匹韦林)或增强蛋白酶抑制剂(达芦那韦和阿扎那韦)。替代方案可供选择。一般不建议增强蛋白酶抑制剂单药治疗,但可考虑NRTI疗法。目前已有监测实验室参数最佳时机的指南。如果患者接受失败的方案应快速确认疑似治疗失败证据、耐受性检测,并在评估失败原因的同时考虑转换治疗。转换方案的不良反应、便利性或者降低成本不应影响抗病毒效力。
结论和意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确诊后,如果有意愿治疗则应马上开始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并根据耐受性检测试验结果选择或改变治疗方案,并同时考虑给药频率、药丸剂量、不良反应、合并症和药物的相互作用。
(选题审校:易湛苗 编辑:刘爱菊)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