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肺炎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可发生在免疫功能正常或抑制的儿童和成人。2015年11月发表在《Crit Care》的一项在美国开展的研究发现,病毒性肺炎中长程抗菌药物使用对临床结局无影响,但增加之后MDRO感染/繁殖的发生率。
介绍:呼吸病毒日益成为住院病人中肺炎的重要病因。多重分子检测和聚合酶链反应的先进科技提高了鉴定病毒病原的能力,并可能最终影响抗菌药物使用。
方法:这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评估病毒性肺炎中抗菌药物对临床结局和之后的多药耐药菌(MDRO)感染/繁殖的影响。研究纳入2013年3月~2014年11月入院的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RVP)测试阳性且影像学诊断为肺炎的患者。排除从院外转诊或RVP报告日期后住院不足72小时的患者。基于全身性抗菌药物暴露对患者进行分类:少于3天的为短程治疗,3~10天为长程治疗。
结果:共纳入174名患者(长程,n=67;短程,n=28;混合细菌病毒感染,n=79),大多数免疫功能不全(56.3%),活动性恶性肿瘤是主要病因(69.4%)。鼻病毒/肠病毒(23%)、流感病毒(19%)和副流感病毒(15.5%)是鉴定出的最常见病毒。共13种不同全身性抗菌药物作为经验性治疗用于95名单纯病毒感染的患者,总治疗时长466天。其中万古霉素(50.7%)、头孢吡肟(40.3%)、阿奇霉素(40.3%)、美罗培南(23.9%)和利奈唑胺(20.9%)最常用。短程和长程组病毒性肺炎患者的院内死亡率无差异。与短程组相比,长程组中之后的MDRO感染/繁殖更频繁(53.2 vs 21.1%;P=0.027)。
结论:本研究发现,病毒性肺炎中长程抗菌药物使用对临床结局无影响,但增加之后MDRO感染/繁殖的发生率。
(选题审校:顾歆纯 编辑:丁好奇)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