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审计署在官网发布审计报告称,卫计委主管的中华医学会等33个社会组织和医管所等9个所属事业单位,利用所在部门影响力,采取违规收费、未经批准开展评比表彰、有偿提供信息等方式取得收入共计17.79亿元。其中,中华医学会于2012年至2013年在召开的160个学术会议中,收取医药企业赞助8.2亿元。中华医学会何以敛财有道?
中华医学会成立于1915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社会组织之一,业务主管单位是中国科协,但其章程上写明,业务上还接受“卫生部(现国家卫计委)的指导和管理”。实际上,中华医学会的很多主要业务,如继续医学教育、专科医师培训、考核、医疗事故鉴定、医学科技项目评审、临床应用新技术论证等,都来自国家卫生部门“独家”或垄断性转移的行政职能。作为中国医学学术界最重要的团体组织,中华医学会触及的是中央部门主管的社会组织依托行政资源不当牟利的底线。换言之,中华医学会背后浓烈的“官方”色彩,反而成为了一笔负资产。
药企慷慨解囊,看重的是“医生通讯录”,曲径通幽,不言而喻。至于资格考试、职称晋升等,竟然也牢牢攀附于行业协会的独家效能,更足以印证其运营与存在的诡异。据说自点名后,中华医学会官网首页及学术活动板块,已搜不到相关学术会议的企业参会通知。一个行业协会,能量大到在行业内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恐怕就不只是靠会议敛财那么简单。譬如它的圈子化,对中小微型医疗卫生企业来说,不啻另一道行政门槛;又譬如分会领导往往是主管部门退下的官员,终于可以“做一些担任公务员时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此般勾兑术,权钱恐怕都难以自证清白。
对于审计署的报告,中华医学会学术会议部的工作人员表示无法回应,而来自卫生计生委主管的某事业单位的一位项目主管则对媒体表示,企业赞助社会组织办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非常普遍。“社会组织办会的目的是促进学术交流,可是办会也有成本,政府不给出钱,我们自己也出不起那么多钱,那就只好找企业谈赞助了。这些说起来也是跟美国学的。”
“跟美国学的”此言一出,立马引发舆论反弹。事实上,企业赞助社会机构举办学术交流,这些的确属于国际惯例,但在“与国际接轨”的话语评价甚低的今天,该主管的表态也就显得自讨没趣了。但是,舆论争议的焦点与审计署质疑之处并不重合,二者分属两个不同的问题面向。社会团体举办学术会议,收受企业赞助,只要能够经得起年审即可,其中并无其他不妥。但审计署指出的问题,不在于中华医学会收取赞助,而在于收取赞助的过程中存在不当利用行政资源的问题。
中华医学会下辖83个专科分会,拥有会员50万,编辑出版123种医学、科普等各类期刊及100余种音像出版物,可以说,中华医学会家大业大,势力极大。这样一家机构挂靠在卫计委,承担了设立医院采购药品设备、药企开拓市场以及医药人员晋升的交流互通平台的功能,从某种意义上出发,中华医学会因为接近卫计委的关系,而有着“二政府”的影子。
所以,问题的根源尚在于类似于中华医学会这样的行业协会,因为垄断,更因为赋予行政化的色彩,而导致了社会团体属性的扭曲。这类组织一方面拥有政府机构的级别、资源,另一方面又能够以市场的方式大肆索要赞助费,两边利益均沾的结果便是社会组织“怪胎”的诞生。而号称非营利机构的中华医学会,频频通过利用手中的行政资源进行经营牟利,这与此前被撤销的“中国牙防组”并无二致,但至于二者的前途是否一致,恐怕现在还不得而知。
眼下而言,起码要查查还有多少“医学会们”在靠独家敛财,还有多少权力的影子靠扮演掮客角色恶化着行业生态。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