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心梗两次手术 一句“敢不敢做手术”带来生机
2019-12-02
838

两年时间,三次心梗,情况危急。关键时刻,医生问“敢不敢做手术”,患者回答“敢”。生死关头,唯有相信医生,方能带来生机。

陈永连(化名)家住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2017年下半年,有着二十多年糖尿病史的陈永连出现了第一次心梗,那时,他选择去外地治疗。检查结果显示,他有两根血管堵了80%以上,一根堵了90%以上,当时医生在他堵了90%以上的血管中放了两枚支架将其开通,另外两根血管则没有做处理,对此,陈永连一直心生疑惑。结果,在他出院十多天回家后,再次出现了胸闷的情况,这次他没有舍近求远外出就医,而是选择了离家最近的烟台业达医院就诊。

“当时是邹治鹏主任给我看的,看完就发现我又心梗了,他就问我,老陈,你敢不敢再做(介入手术),做的话我们给你做。”虽然那时是初识邹治鹏主任,但是陈永连选择了相信,“我当时和邹主任说,我也是搞技术的,有什么不敢的?”随后,邹治鹏主任和来自北京阜外医院的崔锦刚副主任医师一起为陈永连成功进行了手术。

今年10月27日,陈永连再次心梗被送到了烟台业达医院心内科。陈永连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他的血管容易出现弥漫性堵塞,所以,当他今年再到医院时,已经是第三次心梗了。

陈永连被送到心内科病房后,由于情况紧急,值班医生张海峰直接在护士站为他抽血,进行了心梗三项指标的化验,结果显示,他心梗了!和家属简单交代了病情后,张海峰大夫立即联系导管室准备手术,同时将患者情况告知了邹治鹏。

当张海峰大夫等人麻利地用剪刀剪开陈永连的衣服,为他做着术前准备时,站在一旁已经同意手术的家属突然情绪失控地质问起医生,他们无法理解,半个多小时前还好好的病人此刻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顾不上和家属解释,张海峰大夫赶紧把陈永连送到了导管室,进行手术。

可是,手术进行得并不顺利。

陈永连心脏血管多处狭窄,并有左主干分叉病变等,他的血管稍微推入造影剂,心率血压就出现下降。在邹治鹏主任为他植入支架后,正打算进行支架后扩时,陈永连的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到60%,见此,邹主任立即停止手术,将他送入了IUC进行呼吸机支持。在开通血管后,陈永连很快得到了足够的氧气供应,得以逐渐恢复。

陈永连转回到心内科病房,邹治鹏主任查房跟他谈病情。陈永连回忆:“他当时和我说,老陈啊,我想等你进一步稳定后,再进行一次造影检查,看看支架放得是否满意,当时是一点也不敢继续操作了,哪怕晚一会,可能你就没命了。再做一次手术,敢吗?”邹主任之所以这样问他,是因为手术过程中他的血氧饱和度下降厉害,如果继续手术就会危及生命,权衡利弊,他终止了手术,这样虽然保住了他的性命,但可能支架植入得并不完美,短期内不会有什么,但长期预后和晚近支架内血栓都会增加。邹治鹏主任实事求是的态度让陈永连很是感动。他觉得,一个能够诚实面对出现的问题的医生,一个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做出取舍、知道何为主何为辅的医生应该是一名严谨的医生,是一名值得信赖的医生,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回答了邹主任的问题,“敢!”

第二次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陈永连说,其实,邹主任已经不是第一次问他“敢不敢做”这个问题了。事情还得从两年半前陈永连第一次心梗说起。

说起心内科的医护人员,陈永连感慨道:“不能说是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至少可以说是他们又给了我一次生存的机会!”

这一次,陈永连除了对医护人员表达了感谢外,还一个劲儿地替家人的不理智向医护人员道歉,“当时我家人因为着急,对医生发了脾气,让医生受委屈了,我很抱歉,我也批评过他们,告诉他们,关键时候,一定要相信医生!”

信任的对面是不信任,信任可能伴随着一定风险,但不信任绝对是百分百有害的。病人找医生就医,等于是和医生在同一辆车上,医生是操纵方向盘的司机。这辆车是不是能安全驾驶,驶达终点?谁也不能打包票,我们不是上帝。但是,不信任司机,只会庸人自扰。乘车,却生怕司机会翻车,这样的旅程,太糟糕了。越信任医生,医疗风险越低。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