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是卒中有效治疗方法,但其长期疗效尚不清楚。2019年12月,发表在《Stroke 》的一项研究,考察了r-tPA与卒中后1年结局之间的相关性。
背景和目的:r-tPA静脉溶栓治疗卒中,可改善早期功能结局,但其长期疗效尚不清楚。研究者旨在考察r-tPA与卒中后1年结局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研究者使用Ontario Stroke Registry,确定2002~2013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确诊为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其基线特征,以及是否使用r-tPA。采用倾向评分法,将接受r-tPA治疗的患者与未接受r-tPA治疗的患者进行匹配。主要结局指标是1年在家时间,定义为入院日期后前365天在任何医疗机构外度过的天数。次要结局指标为第一年内是否需要住院护理和全因死亡。使用外部链接的管理数据源来确定结局。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平均在家时间天数,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死亡率和住院护理率,以估计风险比和95% CI。
结果:登记在册的4449例接受r-tPA治疗的患者与未接受r-tPA治疗的患者匹配。与未经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r-tPA治疗的患者第一年在家的时间更长(平均值±SD:治疗组248.9天±137.2天,非治疗组239.4天±139.0天,P=0.005),并且不太可能需要住院护理(治疗组9.4%,非治疗组12.2%;风险比为0.84;95%CI,0.78~0.91)。两组一年全因死亡率相似(治疗组13.2%,非治疗组12.4%;风险比1.07;95% CI,0.96~1.20)。
结论:与未接受治疗的患者相比,尽管死亡率相似,接受r-tPA的患者卒中后第一年在家的时间更长,且不太可能需要住院护理,表明了r-tPA治疗的长期获益和安全性。
(选题审校:程吟楚 编辑:吴星)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Stroke. 2019 Dec;50(12):3488-3493.
One-Year Home-Time andMortality After Thrombolysis Compared With Nontreated Patients in aPropensity-Matched Analys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