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宣布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新加坡一度是除中国外的第二大疫情严重国家,甚至一度被各国侧目而视。但时光流转,如今竟逆袭成了防疫模范生。2020年3月,新加坡学者发表在《JAMA》的一项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描述了首批18名确诊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疾病进程相关特点。
新加坡出现输入性新冠病例
种系遗传学表明,新冠病毒(SARS-CoV-2)与蝙蝠衍生的SARS冠状病毒密切相关。武汉早期的报道,曾将2019新冠肺炎(COVID-19)描述为SARS样非典型性肺炎,26%~33%的患者需要重症监护,4%~15%的患者死亡。此后,纳入72314名感染者的大规模病例系列研究显示,初步估计中国境内确诊患者进展为危重症的比例为14%,病死率为2.3%。
2020年1月23日,新加坡发现首例输入性SARS-CoV-2感染病例,为一名来自武汉的游客。随后,陆续在其他游客和回程旅客中检测出COVID-19,还有部分病例为本地传播所致。
尽管COVID-19尚无已证明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被寄予厚望,因为2个病例系列研究提示,其治疗SARS潜在有效。对于中东呼吸综合征,在绒猴中的研究显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有潜在活性,但在小鼠模型中,其尽管改善了肺功能,但并未降低病毒滴度或减轻肺部病理改变。
首批18名患者:轻症为主 抗病毒治疗后结局不一
发表在《JAMA》的该项研究,报告了在面临疫情暴发时,新加坡初步掌握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特征和管理方面的经验。
对2020年1月23日~2月3日在新加坡4家医院经聚合酶链反应(PCR)确诊SARS-CoV-2感染的首批18名患者,进行一项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最后的随访日期是2020年2月25日。暴露为确认的SARS-CoV-2感染。
研究人员收集临床、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数据,包括鼻咽拭子以及血液、尿液和粪便中的病毒检出情况。总结了临床病程特点,包括需要辅助供氧和重症监护,以及经验性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的经验。
18名确诊SARS-CoV-2住院患者(中位年龄47岁;9名[50%]为女性)的临床表现为:12名(67%)上呼吸道感染,15名(83%)鼻咽部病毒检出持续7天或更长时间。6名(33%)需要辅助供氧;其中,有2名需要重症监护。没有死亡病例。
通过PCR,在粪便(4/8 [50%])和血液(1/12 [8%])中检测出病毒,但在尿液中未检测到。
5名辅助供氧患者接受了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3天内,5名患者中3名发热消退,辅助供氧需求减少,2名因进行性呼吸衰竭而恶化。5名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的患者,4名出现恶心、呕吐和/或腹泻,3名出现肝功能异常。
总之,新加坡首批确诊SARS-CoV-2感染的18名患者中,临床表现常为轻度呼吸道感染。部分患者需要辅助供氧,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后临床结局不同。
鼻咽部抽吸物检出病毒长达24天 不同于中国的报道
上述研究显示,新冠肺炎患者鼻咽拭子中的病毒载量,在症状发作后的前几天内达到峰值,然后开始下降。症状发作后,鼻咽部抽吸物的病毒泄出持续时间长达24天,这比中国的类似报道要长。在这一时期快要结束时,仅可从鼻咽拭子中间歇性地检测到病毒。
目前尚不清楚,这一差异是由于病毒的生物学特点有别,还是由于样本量少抽样误差所致。确定是否在整个可检测期间病毒都可传播,对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此外,5名患者在去饱和后1~3天内接受了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但临床获益证据不明确。尽管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开始治疗后1~3天内患者退热,但仍无法阻止2名患者病情恶化。此外,鼻咽拭子循环阈值所表明的病毒载量下降,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组和非治疗组相似。
对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冠肺炎是否有效,鉴于在这一小规模病例系列研究中缺乏明确证据,需要进一步开展随机试验来验证。
(选题审校:程吟楚 编辑:常路)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曹彬教授等于3月19日在新英格兰杂志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表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与标准治疗相比,并不能为严重的成人COVID-19患者提供显著的临床获益。)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JAMA 2020 Mar 3[Online ahead of print]
Epidemiologic Features and Clinical Course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SARS-CoV-2 in Singap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