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行医靠口碑,但是口碑从哪里来?目前我国的医疗信息数据化还不够透明,在有限的信息共享渠道中,患者可以掌握的有关医生的信息更是不足。为了知道看病时最好找哪个医生,患者们自行将医生列成“红”、“黑”两榜,以指导其他患者就医,这种做法其实带有许多的主观色彩。要科学指导就医,国家还需要建立更科学的平台。
近日,一个号称“广州最靠谱和最坑爹妇科医生”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广泛流传。市内多家医院的15名妇科医生分成“红”、“黑”两榜,当中细列了医生姓名、挂号费、挂号方式和网友的综合点评,网友“点赞”的医生被归入“红榜”,网友吐槽的则被归入“黑榜”。该帖自称“已被30万妈妈收藏分享”,并向大家支招:以后到医院看病,看红榜医生就对了!
但是,以这种方式对医生进行分类并作为推荐就医的依据,靠谱吗?
患者根据自己的就医体验给医生做出评价,为更多患者提供就医信息,可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这其中可能会掺杂自己的私人感情。除此以外,网上还有一部分水军在作战,为医生刷好评。这种评价,无论是对于患者,还是对于医生而言,都不是很公平和客观。
一家三甲医院主管医疗的副院长说,单凭服务态度评医生不客观。其实每个医院对医生都有一套相对科学和客观的评价体系,一位医生要上岗,要通过许多考核,要晋升也要考核,包括工作表现、技术水平、医德医风、患者评价等各个方面 “因此,一个医术不济,医德又不好的医生,他在医院也是很难获得肯定的。因此单凭服务态度来评价医生不客观。”
这位副院长建议,病人选医生,应该根据医生的职称和医院官方渠道对他的介绍来进行判断,同时也可以多上一些专业网站看看其他网友对他的就诊点评,而不是盲目跟着所谓“红黑榜”来指导自己就医。
对于这样的“红黑榜”,医生们也认为不够客观。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主任李映桃说,“医学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问,医生好不好,有时就像谈恋爱,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单靠患者一方就诊的主观感受评判一个医生的好坏,并不科学,也不可靠。”
医患之间需要沟通,这个沟通的平台就很重要。公众给医生自发排名正是因为国家没有建立起一个能为患者提供更多医疗信息的科学的平台。所以,国家应该建立起第三方的医疗信息平台,方便患者了解医生的信息,同时也指导患者有序就医。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