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时可以参照“好评差评”选择商品,看病时是不是也一样?近日,网上一则“郑州儿科医生红黑榜”的帖子引起巨大反响。自去年7月开帖以来,近300名年轻妈妈纷纷列出带宝宝看病的心得,点评医院和医生,好给众多妈妈指点迷津。然而,这些点评靠谱吗?
这些民间妈妈们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集体打造了一份郑州儿科医生红黑榜。在这份榜单中,列入红榜中的儿科医生被认为医术精、医德高、口碑好,而列入黑榜中的儿科医生被认为态度差、医术差、乱开药。
既然这份榜单出自民间妈妈们的经验,由于个体的情况千差万别,多多少少会带有主观的色彩,然而,它却受到众多妈妈的追捧,俨然反映出目前患者对医生的不了解、不信任。
“医生红黑榜”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患者对医生和医院的一种反馈,无论是好评还是差评,医生和医院了解到患者的心情和想法,这从侧面可以对医院和医疗人员起到督促和监督作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是,医疗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差之毫厘则谬之千里。由于对病情治疗的理解不同,同一件事则可能产生不同的反馈。比如用药,同种疾病同种用药可能在不同的家长、患者眼中看来就是不同的结果,有些人期待疗效快,有些人则希望药物负面作用小,这就需要医生的专业判断。因此,红黑榜因专业性及公正性不足,其指导作用值得商榷,不可盲从。
此外,有的医生态度冷静、不善言谈,这其实是一种性格特征。“我们是卖医术还是卖笑脸?”虽然说患者有选择医生的权利,医生也应力求提升服务态度和沟通能力,但是情绪和语言往往因人而异、因情而变,将其作为评价好医生的标准未免有些过于苛刻和不公。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民间“红黑榜”,是因为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百姓进医院可能只好“两眼一摸黑”。其实,医患关系是非常需要这样一种沟通平台的,百姓需要有一种能了解医生的正当渠道,而医院医生需要将自己的专业特点等传达给患者。因此,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更加完善的评价体系,健全投诉机制,让医疗环境透明化。如,可以建立官方医生信息网站,对各医生的特点、专业、坐诊时间等加以详细阐述,设立官方红黑榜供患者评价,并允许医生解释说明,以此来推动医疗风气的好转。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