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患冲突愈演愈烈,暴力伤医犯罪事件频频见诸报端。即便在新冠战“疫”中,千千万万的医务人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义无反顾,披甲上阵,感动天,感动地,感动无数人,仍旧感动不了个别丧心病狂的暴力分子,伤医、杀医事件还在继续。
作为保护医务人员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医院安检何其重要!近日,有这样一个提案引起了无数医务人员的注意——在医院全面推行强制安检制度,这份提案来自全国人大代表丁列明,全国医务人员翘首以盼多年。
代表提议:医院全面推行强制安检制度
丁列明代表提议:通过修订法律或地方出台条例等,要求政府设立专项预算经费,支持并要求医院配备安检人员、安检设备,选择有安检资质的保安服务公司从事安检工作。
所有进入医院或其重点区域的人员应配合安检,拒不接受的,医院有权拒绝其进入;对强行进入或扰乱安检现场秩序的,有权立即制止或报告公安机关处理。如发现禁止携带的物品,有权先行控制现场,向公安机关报警;发现限制携带的物品,应告知其寄存。同时,设置安检绿色通道,保障急危患者救治。因身体或其他原因不适宜接受设备安检的,应提供人工安检。
其还建议:在二级以上医院设立警务室,配备必要警力,真正发挥作用,加强对医院日常安保工作的检查指导,开展巡逻、防控、处置工作。在医院安检口、急诊室、诊疗科室、医生办公室、护士站等配备一键报警装置,与安全监控中心和警务室联网,并接入属地派出所,装置一旦触发,民警和医院安保人员立即到现场核实情况,制止违法行为。
丁列明说,“从既往案例中可以发现,暴力伤医的犯罪分子往往有较深的主观恶性,有预谋,并持有准备好的器械。建立安检制度,在医院入口或重点区域入口进行检查,可有效拦截被禁止、被限制携带的危险物品。”
不得不说,丁列明代表提案里的每一句话都写到了一线医务人员的心坎里。
医院安检“治标不治本”?非也
关于“医院全面推行强制安检制度”的话题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有提议,就有争议。争议的声音是:此举治标不治本。医院安检只是隐藏了矛盾,而没有根除矛盾;一扇安检门,把所有患者当成了假想敌,非但无助于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还可能增加额外的管理成本,造成新的医患矛盾,最终可能得不偿失……
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邓利强称,“医院设立安检肯定是治标不治本,但是通过这种治标的措施,能够有效地保护医生安全,是很现实的手段。”
所以,即使安检治不了本,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但设立安检措施,危险品带不进医院,一定程度上遏制伤害。虽然不足以杜绝暴力伤医事件,但可以大大降低暴力伤害的等级,医生有了起码的安全感。如此,治“标”有什么不好呢?
医院安检是保护医护的第一道防线 不可或缺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有66%的医师曾亲身经历过医患冲突事件,超三成的医生有被患者暴力对待的经历。据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数据,自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人民法院共计一审审结伤医、杀医、严重扰乱医疗机构秩序等涉医犯罪案件159件,判决生效189人。暴力伤医的可恶与可恨,在于无情地“抽刀”刺向“生命卫士”,将生命的尊严、医护人员的安全践踏。可想而知,对于那些深受暴力伤害之苦的医务人员而言,医院安检何其重要!
人体有三道防线,其中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及其分泌物,抵御病原体的攻击。医院安检就如同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可以将歹徒所携带的刀具和爆炸物等危险品清扫在外。自2020年7月1日《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实施以来,市属医院累计共检出危险物品18万余件,其中各类刀具1.2万余件,有效降低了安全风险;2020年1月6日,广西南宁市一医院实施安检的第一天,检出各类刀具10多把,其中包括一把管制刀具……
想要保障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除了依法严惩伤医犯罪外,更要防患于未然。你看,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医院安检,虽然治标不治本,但还是有作用的,医院安检还能缺吗?
(环球医学编辑:余霞霞)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在医院全面推行强制安检制度!丁列明代表这份议案,令人百感交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