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增配保安能否遏制暴力事件的发生?
2013-10-23
499

近年来,医院暴力事件频繁发生,令人担忧。10月22日发布的《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安部印发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医院保安数量按照不低于在岗医务人员总数的3%或20张病床1名保安或日均门诊量3‰的标准配备。医院增配保安能否遏制暴力事件的发生?

  

上海大型综合医院普遍保安不足

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出,恶性涉医事件时有发生,医院安全防范能力亟需加强。据统计,2012年全国共发生恶性伤医案件11起,造成35人伤亡,其中死亡7人,受伤28人,其中患者及陪护人员11名、医护人员16名、保安1名。这暴露出医院安全防范工作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除了部分固定岗位外,上海多数医院都已经建立了保安巡逻制度,并对保安进行相应的岗前培训。他们日常会在医院的门诊和病房定时巡视。有的医院则在门急诊等重点科室专门设置了保安值守。

目前上海各大医院的保安人员配备是否达到标准呢?以一家大型三甲医院为例,在岗的医护人员达到6000人左右,实际开放床位在2000张左右,高峰时段日门诊量接近1万,如按《意见》规定的原则配备,保安数量应在两三百人左右。“目前人数应该还没完全达到。”一家大型综合医院的相关人士透露。实际上,沪上多数大型综合医院尚未达到这一标准。

而另一家专科医院的情况则不同。在岗医护人员人数在千人左右,开放床位近400张。按《意见》规定,需配三四十名保安。医院管理人员表示,目前保安数量基本接近这样的标准。

保安不能达到预期的威慑作用

事实上,即便保安人数达到标准,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的。首先,一旦发生暴力事件,保安第一时间往往不在现场。而且赶到现场后,他们能做的也主要是报警和从旁劝导,防止失态扩大。培训保安时,其中一个原则就是“不能动手,不能动口”。且保安多为四五十岁的男性,年纪偏大,威慑作用有限。有医生认为,与其重数量,不如重密度,比如在重点科室多增派保安人手。

近期发生在上海医院里的暴力事件

10月17日,曙光医院西院重症监护室。因病人送医抢救无效去世,家属情绪失控,砸坏重症监护室内的办公用品。

8月12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一患儿在就诊过程中死亡。13日,患儿家属徐某纠集亲属同乡等人扰乱医院的工作秩序并致部分财物损坏。

7月14日,东方医院急诊大厅。五名醉酒市民在就诊时突然对医务人员大打出手,导致一名男性护士受伤较重。

其实,在面对暴力时,即便学会自我保护的知识,医护人员仍相对被动。增加保安数量可以治“表”,但不能治“本”。医院应不断优化就医流程,医生需提高沟通能力。和谐的医患关系能很大程度上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更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建立良好的医疗秩序。希望医患之间多沟通,增加信任,避免暴力悲剧的上演!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