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事业单位”,公立医院一直被大家所诟病。公立医院到底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这个问题不解决,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和推动力度将非常有限。
剖析定义
企业的工作成果与价值,直接表现为可以估量的物质形态或货币形态,而事业单位的工作成果与价值,不直接表现为可以估量的物质形态或货币形态。这是企业与事业的本质区别。
学校与公立医院都已经定位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可二者性质差别却极大。学校的工作成果与价值不直接表现为可以估量的物质形态或货币形态,而公立医院的工作成果与价值却能直接表现为货币形态。公立医院具有“企业”特征,不具备“事业”性质。
医生的一张处方就与三项大宗买卖挂钩,一是与药品买卖挂钩,二是与高额体检费挂钩,三是与天价手术费挂钩。仅此三项就令公立大医院日进斗金,而且一把一掏,绝无拖欠。
公立医院做的是大宗商品交易,交易金额巨大,医院是“经济单位”,不是“事业单位”,更不是什么“公益单位”。经济单位就该按经济单位管理,不能按事业单位管理,更不能按政府机关管理,定位不清,是引发一切乱象的根源。
企业就该按企业管理,构建“供方公平竞争,需方自由选择”的规范市场,广大患者才会真正受益,不要搞挂羊头卖狗肉的所谓“公益性”。
改革艰难
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7月1日正式实施。广东省人社厅曾发布关于条例的解读,指出条例实施后最大的转变是将事业单位与职工确定为“合同关系”,下狠招打破终身制,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该条例内容非常框架和原则,对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和推动力度将非常有限。
这10多年时间,国家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速度很快。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在十多年裹足不前的过程中被放大了。拿公立医院来说,部分公立医院人手严重不足,如麻醉医生,我们的千人医生数量只有美国的1/3,如果考虑到中国的手术强度高于美国,缺乏得更厉害。但却因为编制和医院内部的管理问题,人数迟迟难以补足。最近全国各地都有麻醉医生猝死、让人警醒。
又比如医生护士的编制、待遇均受限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被迫纳入编制管理、等级制职称管理、各行业整齐划一的等级工资制度之中。编制管理导致医院无法按照自己的临床需要,灵活的聘用和解聘员工;等级职称管理违背了医疗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树立了不正确的工作导向;而事业单位僵化的等级工资制度,也违背了全世界各国普遍施行的医务工作者的高风险、高回报的薪酬规律。
僵化的编制管理、僵化甚至是错误的职称评审体系、不适合医疗行业的薪酬制度……公立医院的人事管理制度已经催生了各种严重的后果。这些后果既包括假医学论文泛滥;也包括临床医生们不以临床工作为导向;也包括临床上的人事需要,无法及时调整;而糟糕的薪酬制度违背了医务专业人员“高风险、高回报”的普遍规律,限制了优秀人才加入医务专业人员的队伍。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全国一盘棋,执政者对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考虑不多,也未必会因医疗行业做出调整。但这个问题又极其重要,影响着公立医院改革的进度和效果。
不搞清楚公立医院到底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推进公立医院的人事制度改革将举步维艰!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