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华裔科学家获诺奖是否为炒作?
2014-10-13
305

2014年诺贝尔奖随着各奖项的相继揭晓而尘埃落定,但是对于诺贝尔奖的讨论依然还在继续。近日,有人对十一期间有人散发的“四位华裔科学家有可能获得2014年诺贝尔奖”的消息提出质疑。该预言凭证何在?是确有实力还是商业炒作?对此,有关专家给予了深度解答。

该专家就职于某常年预测诺贝尔奖、且命中率不低的公司,他表示:我们所有的预测都来自客观数据。

据了解,该预测来自四个方面深入挖掘的综合结果。第一部分基于于引文数据库中的论文数据和基于引文数据。数据库显示,科研论文的引用数据呈偏斜分布,特别有突出贡献的论文会被“高倍引用”。该预测研究了在30年内的12000多种期刊中分析科学家论文被引用的总频次、每篇文章的被引用次数、是否具有多篇高被引论文、是否是高被引综述的作者、是否是研究前沿中核心论文的作者、其引用是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研究成果是否集中一项等多项指标。

预测的第二部分是评估该科研人员的研究内容,发掘被引频次背后的特征。关注科研人员论文的被引频次是集中在某一项研究成果上,还是散布于多项研究成果中?发掘出哪些领域是热门领域?该科研人员是否是该领域的开创者,是否是高被引论文的主要贡献?研究成果是否在领域内具有重大的意义,是不是具有理论前瞻性,是革命性的发现还是扩展了已有的基础研究成果?第三部分看研究的主要贡献者是否超过三位,这也需要精心挑选。

在定量分析之外,预测还会参考该科学家是否曾获得相关学科的重要奖项,是否为本国科学院的院士,是否担任他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是否在学术界担任重要职位,以及是否在高质量学术期刊中担任评审等定性的分析,最后综合评价其是否具有获得诺贝尔级别科研成果的资格。

因此,该专家指出他们的预测绝非商业炒作,而已有理有据。至于为何作出预测的四位华裔科学家无一人获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该预测的重点为论文引用次数,但诺贝尔奖评奖并非只看重论文引用次数,还有评委的个人观点等其他因素,因此四位华裔科学家最终未得奖也并不奇怪。

同时,我们不能因为无华裔科学家获奖就对他们的研究或中国的科学研究领域做出怀疑,他们对世界生理学和医学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和华裔科学家也是世界范围内一股举足轻重的势力。未获得诺贝尔奖,只能说明我们的努力还不够,成果还不足以得到全世界的承认,距离世界顶尖水平还有差距。我们应该正视这种差距,更积极的用实验、结果来回应,在未来的诺贝尔奖角逐中获得更高的竞争力。

(环球医学编辑:余睿智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1)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