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是提着脑袋把自己交给我们的”,这是王树荚常说的一句话。王树荚是一名神经外科医生,从28岁到82岁,54年间,他开颅的手术已近万例,从死神手上救活了一个又一个患者,对中国的神经外科事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刻苦求学以期治病救人
少年时父亲的去世,给王树荚的心灵烙上了深深的烙印,也让他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特殊的情怀,“我父亲被日本人的子弹打穿了大腿,血肉模糊,那时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涂一点红药水,最后导致创口感染严重无法治疗,早早就离开了我们。”谈及这段经历,王树荚至今无法释怀,内心满是深深的遗憾。
由于战乱加上家庭的变故,王树荚自小便辗转多地谋生、求学。生活的不易让他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初到西安,没钱买书,他就靠借邻居家孩子的书学习。求学期间,他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去上学,周末还要帮表哥干活。上学要走小半个西安城,最少得一个小时。为了走近路,王树荚每天去学校都要穿过一个公园。“一次我把时间估计错了,到了公园门还没开,我就在公园门口的路灯下看书。”正是这样刻苦的学习,王树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回到老家万荣县,他一举考上了当时的山西医学院,从此与治病救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死神手里全力抢回病人
从山西医学院毕业后,王树荚被分配到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工作。那是正值十年动乱,医院的工作也遭到了很大冲击,神经外科只剩下王树荚一个医生。他埋头苦干,孤身迎治前来求医的每一位患者。从诊断、写病历、跟家属谈话,甚至到打水、消毒,几乎全由他一个人完成。那时,他几乎每天都工作十多个小时,常常夜深人静了,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宿舍,睡上几个小时,第二天接着工作。当时的条件很艰苦,吃饭喝水都成问题,窝头就着水煮白菜是常事,但就算如,王树荚仍然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救治了一个又一个患者,迎来了一个又一个黎明。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是王树荚描述那个时期工作状态的一句话。1967年,一个脑囊肿病人耳朵流脓被送到了耳鼻喉科,治疗效果却不佳。看着越来越糟糕的情况,医院同事急忙叫王树荚来会诊。突然,病人停止了呼吸。情况如此危急,王树荚一把拽下门把手,代替喉镜,敲开患者的嘴巴,借着手电筒的光插上气管的导管,然后进行辅助呼吸。随后,麻醉师赶到了,抢救全面进行,最终,患者被王树荚及时抢救过来。
还有一次,王树荚到太原铁路医院会诊,当时患者呼吸已经停止,家属和医护人员都认为没救了,病房内充满了绝望的气息。但王树荚翻开病人的双眼时,发现瞳孔还有反应,他果断地告诉大家:“只要有一线生机,就要全力抢救!”他在做着人工呼吸的情况下,初步判断患者的肿瘤在枕大孔区。经过一系列紧张有序的忙碌,最终印证了他的判断是准确的。就这样,深度昏迷的患者,经过王树荚一夜的手术,竟奇迹般地活了过来。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1968年,王树荚在垣曲县巡诊时,有个农民被窑洞坍塌时的石头砸中了脑袋,脑浆都流了出来。王树荚得知后马上赶过去,没有专业的开颅工具,就拿农民家的土钻钻开颅骨,没有止血的工具就用烧红的铁丝来代替,最终治好了这名患者。在那个条件艰苦的时代,王树荚多次用这样简陋的工具挽救了一个个被认为是被阎王判了死刑的病人。
推动神经外科事业发展
1961年,王树荚所在的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是当时全省唯一有神经外科的医院。那个年代的神经外科还没有发展起来。用当时科室里流传的一句顺口溜来形容就是“诊断难死人,治疗累死人,效果气死人”,但王树荚还是留了下来。
1969年底,为了山西省神经外科事业的普及和推广,王树荚在省人民医院办起了神经外科学习班。没有教材,他翻阅中外大量的医著,根据自己从事神经外科工作的实践经验,夜以继日地编写教材,亲自上堂授课。为神经外科培育起来大批的人才。如今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京海淀医院的神经外科主任等在全国神经外科系统都享有盛名的专家,均是他的高徒门生。众多在全省神经外科领域有重大影响的专家和技术骨干也都是他的得意弟子。
从医多年,王树荚填补了神经外科多项空白,其中包括松果体肿瘤、桥小脑角肿瘤的显微外科全切除等新技术。而且,他还有自己的医疗发明——小型多功能神经检查器,至今都装在兜里,方便给患者看病。
王树荚为中国神经外科事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多年的敬业奉献使他赢得了赞誉连连。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