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医生相继倒下 “给医生减负”刻不容缓
2014-10-31
498

连日来,北京三位三甲医院的中青年骨干医生相继倒下,引发了大家对医生这个群体的关注。我们不禁心存疑问:原本理应治病救人的医生却难以“自医”,是什么致使他们接连病倒?两周内两死一昏迷,该怎么给医生“松绑”?

两周内先后三名三甲医院的医生倒下

不到两周,先后有三名三甲医院的医生倒下,他们身上有一些共性:年龄都不大,而且是突然发病,没有抢救机会。10月12日,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主任医师张普柱医生突发心脏病去世时年仅55岁。10月24日,阜外医院麻醉医生昌克勤在手术室内突然昏迷,目前仍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也才年仅42岁,10月25日,积水潭医院骨科的骨肿瘤专家丁易在泰国参加亚太骨科年会期间,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48岁。

四五十岁的年龄,对一个医生来说,可以说是黄金年龄,既有了相当的工作经验积累和业内声望,又是体力精力最充沛的年龄,在这样一个年龄突然倒下,让人感到遗憾的不仅仅是这些医学人才才学的戛然而止,更多的是对他们因为工作劳累而突然抛下家人离开的伤感。

中国医生工作现状

有人说,中国医生是世界上最艰苦的群体,有些医生一年的门诊量,相当于国外医生一辈子的门诊量……话虽有些调侃,但却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医生群体工作状态过劳的现状。

近日,一份《中国医生营养与健康状况调研报告》中的数据引发了大家的深思。

调查显示,中国医师普遍存在不合理膳食,25%的医生工作日午餐营养无法保证;70%医生工作日午餐进食时间偏短,只有10分钟左右;70%的医生工作午餐营养摄入不足或严重缺乏;41%的医生自身饮食不规律;35%的医生三餐以盒饭、快餐为主;18%的医生经常食用油炸食物;72%的医生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膳食宝塔符合度较差。

运动方面,77%的医师每天平均运动时间小于30分钟,80%的医师没有日晒或无固定日晒时间。中国医师普遍感到工作量和压力过大,约95%的医师存在睡眠问题,60%的医师每周工作6~7天,约81%的医师压力非常大或者较大。

这份报告虽没有直接描述医生的工作劳累情况,可从侧面更能说明医生的“疲劳”。

医生难以“自医”,是什么致使他们接连病倒?

首先,常年超负荷、高强度的工作是“撂倒”医生们的首要原因。

医生凭借医术让患者们重获健康,他们却长时间处于极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中。一名普通医生往往要肩负诊疗、科研、教学、行政等许多方面的工作。看不完的病人、做不完的手术、写不完的论文、开不完的研讨会,这是多数医生工作的常态。而且这些工作通常与医生的职称晋升和学术发展直接相关,似乎成为医生减不去的负担。

其次,除了业务压力,医生普遍面临的心理压力也不能忽视。

时常发生的医患纠纷,以及外界对医生职业的误解,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医生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根据调查,超过六成医生不愿自己下一代学医,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医生难以获得各界的理解和尊重。长期积累的压抑情绪,总归会在身体机能上有所反应。

最后,“撂倒”医生们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平衡。

细细想来不难发现,这三位医生之间的共性之处:任职于北京市三甲医院,年龄四十、五十岁左右,都是各自医院和科室的中青年骨干。目前,医疗资源过度集中于发达地区的少数大型公立医院,多元化、多层级的医疗体系仍不健全。百姓大病小病都要去大医院看,没有意识、也不放心到中小型医疗机构就医。据粗略统计,北京三甲医院的医生每天门诊要看超过100位患者,外科手术有时达到每天4台。与之相比,社区医院或社资投办医院却门可罗雀,甚至因没有患者而难以为继。

事实上,医生过劳重病甚至猝死的事件并不是第一次发生,“撂倒”医生的罪魁祸首来自医疗行业内部和外界压力两个层面。此外,医生相继病倒也给人们以警示:必须正面、理性看待医生职业,他们也是普通人,甚至比普通人更辛苦。如果医生的健康都无法保证,我们的健康又该由谁来守护?

该怎么给医生“松绑”?

前些年教育行业提出“给孩子减负”,是因为当时的学生的课业负担确实到了让他们不可忍受的地步,如今孩子们的书包普遍变轻了,变小了。现在,我们是否也该提出给医生减减负,因为按照现在的医疗管理体制,三甲医院的医生工作量其实已经远远超出正常医院的工作强度,如果一直以病人多没法减负为借口,恐怕会有越来越多的医生选择改行或者不让自己的子女报考医学院,其实现在有调查就显示,大多数医务人员不赞成或者坚决反对自己的孩子当医生,这或许能说明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如果这种传导效应一再扩大,可能我们的医疗队伍就会在人才方面面临青黄不接。

给医生减负,不仅仅要建立分层诊疗的机制,而且要在发表论文数量要求以及日常科研会议精简上做文章,而且还要加大对医生休息休假的制度性保证,不能以奉献精神来“挟持”医护人员。

媒体总是报道医学界的 “先进事迹”:医生妈妈不顾自己生病的孩子,去医院加班给病人看病;重病的医生隐瞒病情,拒不休息,倒在工作岗位上……如今看来,这些都是一幕幕有违医学本分的伦理错乱。我们尊重这些“典型事迹”里的医务人员,我们可以同情他们、甚至我们也可以理解他们,但是,我们再也不应该提倡向他们“学习”。医务同道自己,也要调整心态,避免为了一时的“荣誉”和“利益”,牺牲宝贵的健康和生命。

医院是给病人恢复健康的,但是不能以牺牲医护人员健康来获得。作为医生,只有健康的活着,才能更多的治愈患者,所以也应更珍爱自身健康。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