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医务人员劳累昏倒甚至过劳死的事件频发,眼看着一个个忙碌的身影猝然倒下,再次引发人们对医务人员健康状况的关注。木匠没凳坐,裁缝穿破衣,此现象也存在于医界。医生“过劳死”也许属于极端个案,但医生“过劳”导致“医者不自医”的现象却极为普遍,可谓时代之伤痛!
过劳“重灾区”不胜枚举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已经有十多位中青年麻醉医生因为过劳而猝死。就在12月2日,在手术台上倒下并昏迷了近40天的中国医科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医师昌克勤离世。
不仅仅是麻醉医生,急诊、外科、骨科、神经科、妇产科等重点科室,也成为医生过劳死的“重灾区”。北京积水潭医院10月份就有两位医疗骨干先后突发心脏疾病去世。11月25日,山西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刚40岁的鲁医生,因劳累过度诱发脑干出血并严重昏迷,被送到北京军区总医院抢救。
中层骨干为何频频倒下?
从念医学院开始到成为一名主治医生,一般需要约10年时间,有的学科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医学生毕业后,要先做5年的住院医生,通过每年的住院医师资格考试后,顺利的话可以升为主治医生。再往上就是主任医生。这被称为合格医生成长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住院医生是成长和学习的阶段,主要做着收病人、写病历、做检查等事务性工作,对治疗的思考和责任方面总体比较少,相对“劳力不费心”。第二阶段的主治医生则是“劳力又劳心”。很多治疗与事务是靠这一阶段的医生来完成,比如进行诊断、提出诊疗计划、进行诊治。第三阶段的主任医生除了诊疗外,更注重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劳力和费心程度会相应减少。
所以,倒下的往往是处于职业发展第二阶段的中层骨干。30~55岁的青壮年医生正处于家庭和事业关键期。既希望在业务上有所突破,也有学术科研的任务,还要面对病人及自身家庭的压力,压力更大。
腹背受敌
医生评价体系单一化也加大了医生的工作量。以心外科为例,目前上级对医院、医院对医生的考评,主要依据的是手术数量,而不是手术的难度或复杂程度。这种“唯计件论”的评价体系也是医生压力过大的原因。大量简单的手术不停重复,医生整天连轴转,过劳死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近半数医生每周至少要上一个夜班,八成人中午休息不超过半个小时,甚至不少人午饭及午休时间只有10分钟。近八成医生每天工作8至12小时,几乎所有医生都曾连续工作24小时以上,半数人曾连续工作超过36小时,约有两成医生甚至曾连续工作48小时以上。
同时,在强大的工作压力下,医生的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半数的医生都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35岁以上男性医生高血压患病率已是健康人群的两倍。
而医患矛盾的升级正成为许多医生行医过程中不断增加的心理负担。医学是不断发展的学科,直到现在对人体的认识都是有限的。医生通过一些检查排除病因,而病人想通过检查得到明确的结果。这种期望值的错位让病人和医生之间的沟通成本不断增大,互相不信任。
医生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往往没有对等的收入回报。很多青壮年医生的收入被压低,没有体现他们工作的价值。
成长过程漫长、工作环境堪忧、身体状况不佳、医患矛盾升级等因素,也促使医疗队伍人才流失严重。优秀人才都愿意选择低风险科室,回避高风险科室比如心外科。部分毕业生甚至入科的年轻医生直接离开医务口去医药器械公司。再这样下去,最优秀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当医生了,医生也不再是最受社会尊敬的职业。这将给整个社会都带来巨大隐患。
其实,不少医生有“濒死”的感觉,也有不少医生有“闲得发慌”的感觉,比如在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里的医生,他们希望哪天自己能够忙一些。可见,病人越来越集中,才是医生忙闲参半、压力过于集中于大医院的原因。
可见,“医者不自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应归因于当前患者普遍存在的就医习惯,进一步则应归因于大小医院之间的水平差距。只有采取措施改变这种现象,“医者不自医”的时代伤痛才能治愈。全民都自知,全民健康也就指日可待了。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