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政部、人社部、国家卫计委发布的数字,2013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6873亿元,比上年增长16%,总支出5667亿元,比上年增长20%,收支结余1206亿元。既然医保基金有大量结余,为何还会有那么多人看不起病?医保基金高结余不应延续!
医保基金是居民和职工的“救命钱”,参保者都希望自己如果生病,能通过医保解决大部分医药费用,但现实情况不尽如人意。看病、住院后医保报销太少,患者不堪重负被迫放弃治疗,这类令人唏嘘的悲剧时有所闻。但令不少参保者和患者想象不到的是,一方面医保基金的保障力有限,患者生病后医保报销费用不足,另一方面,医保基金却存在巨额结余,大笔“救命钱”长期躺在医保基金账户上睡大觉(截至去年底滚存结余7870亿元),两者竟有如此鲜明的对比!
一边是民众对医疗保障差怨气连天,对“免费医疗”充满想象,医患纠纷频发,另一边是看起来医保的钱多到花不出去,这势必要引起人们呼吁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增强保障力度。而且医保基金高结余这一不正常现象一直遭到专家非议,称这为地方政府和部门挪用医保资金留下可趁之机。腐败暂且不论,至少高结余表明基金管理部门未能实现物尽其用,盲目追求安全而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率。
医保基金长期大量结余,除造成公共资金闲置浪费,削弱对参保者的医疗保障功能外,在管理上和政策方向上也存在着不小的风险。就管理而言,大量资金以不透明方式掌握在管理部门手中,滋生了被挪用、被侵占的土壤和条件,在此领域预防和惩治腐败,困难和压力可想而知,一旦出事,就可能是动辄亿万的惊天大案。就政策方向而言,医保基金长期大量结余,很可能让决策层产生“医保投入已充分到位”的错觉,从而影响政府对医保的正常投入,甚至不排除有关方面制定政策法规,规定可将医保基金挪用投入其他领域。
巨额医保基金“花不出去”,主要不是参保者的尴尬,也不是医疗机构的尴尬,而是医保管理者和政府部门的尴尬。医保的本质是一种社会互助的风险共担机制,辅以政府的出资补贴。除非发生非常严重和普遍化的公共卫生事件,大众的一般健康情况通常不会出现过于剧烈的起伏,所以医保基金主要应该用来满足当前参保者的医疗需求,保留一定结余以预防常态性波动即可。中国医疗改革目标是提高医保覆盖率、构建全民医保,而报销比例过低会使全民医保名不副实,既然现在提高比例有资金条件,就宜早不宜迟。
政府应切实履行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职能,不断加大对医保的投入力度,以减轻市民、职工和企业参保的负担;大幅度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包括提高大病报销最高限额),适时调整医保支付结构,扩大医保对医疗服务和基本药品的覆盖范围;推进医保城乡统筹和全国统筹,提高医保基金在全国范围的流动调度和保障能力,以提高医保基金的支付水平,等等。
当然,医保基金的使用也应当建立起更严格的监督、审计机制,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各级地方政府应当及时公布权威数据,详细公布医保基金的收支具体账目,公开透明便于群众监督。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