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余钱”怎么花?
2013-12-04
465

日前,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雷海潮在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十六次年会上表示,到2012年底,全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累计结余7644亿元。此言论一经提出,立刻引起了不小的舆论风波。一方面是参保者抱怨报销比例低,另一方面却有大量医保基金处于“沉睡”状态,究竟医保“余钱”该怎么花才好呢?

医保结余率高:源于资金使用效率低

“一边钱多得花不了,一边对老百姓医保抠得要死。”不少群众抱怨,医保基金“余钱”过高缘自报销比例偏低,患者认为未感受到医保报销比例提高所带来的实惠。

“这报销比例如何确定,俺至今都弄不明白!反正家人住了几次院,所交押金,最后能拿回的最多也不过35%左右,这好像跟能报销65%有差距吧?”网民“杜杜鹅”说。

对此,关于中国医保的报销比例,国家卫生计生委体制改革司副司长、国务院医改办政策组负责人傅卫表示,到2015年,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的住院报销比例将达到75%左右,门诊统筹也将覆盖所有地区,相应的支付比例会提高到50%以上。

医保基金使用率低:支付原则过于谨慎

我国医疗保险采用“以收定支、略有结余”的支付原则。受该原则影响,一旦某地的医保基金预计某财政年度要出现透支,它就会在一个财政年度末减少甚至停止向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支付应报销的医药费。这样一来,医保定点医院原先垫资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产生的医药费账目就会打折扣。医疗机构只能通过多向患者推荐自费项目来消化由此带来的损失。

如何解决?钱要花在刀刃上

针对我国医保很多不完善之处,有人建议,应不断扩大医保覆盖面、提高各类医保报销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把钱花在刀刃上。

也有患者认为,不光在致力于提高普通病和一般门诊的报销比例,也要对如何加大和提高特殊病、大病的范围和报销比例进行合理的规划,也要照顾到这部分疾病患者的利益以及享有合理医疗保险的权利。切实的将钱用在刀刃上,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因病致贫的现象。”

因此,我国应该加速完善医保基金使用制度的进程,避免出现民众看病负担重而医保基金却“花不出去”的现象。应该对医保的“余钱”进行好好规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把钱用在“刀刃上”。

(环球医学编辑:范莹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