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留住“王石们” 亟需建立分层次医疗市场
2014-12-09
519

最近几天,著名企业家王石去日本看病的经历成了网络热帖。王石为啥非得要去日本看病呢?难道就是因为有钱、任性?为啥中国的医院就不能提供王石在日本所享受到的服务,让王石们把大笔医疗费花在国内?

王石在日本进行心脏搭桥手术时感受到了什么?

一、不必切开的造影。

那台为王石冠脉造影的CT,在世界上只有三个,分别在美国、德国和日本。而设备的操作人员,据说培训时间一般都在5年以上,做CT之前,以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入了少量造影剂,而且还服用了控制血压和心率的药剂,以保持心态平和。这项检查前后约20分钟,王石所做的只是几次吸气,停住,呼气。但第二天,当他看到CT的图片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最先医生让他看到的是一个清晰度极高的,360°的3D图片,而医生告诉他这就是他的心脏。

接下来就更神奇了,切开这个心脏,他让你看到每一个心室在如何跳动,每一块在跳动中如何蠕动,每一根血管的粗细,再切开血管,你就清楚的看到血管内的支架了,以及血液在多大的空间内流过了。这作为一种影像,应该比在国内切开动脉血管,相对模糊的黑白影像,清晰的多,也确切多了,它告诉你的所有信息,都是那么直观,从外到里,甚至比你自己手里攥着自己的心脏还要看的分明,真是“明明白白我的心”。

二、量血压

在国内医院,血压测量大体一样,只测量上肢一侧。而日本医院测量血压,则需要测量双上肢,双下肢的四个高低压读数,医生说上肢的左右血压差,下肢的左右血压差都有一个参数,特别是上下肢的差别更是一个重要的参数,这样量血压王石表示在国内还没有体验过。

三、抽血

国内医院抽血做血液生化检验,抽完血后护士会给你一个棉签,说自己按压一会儿,就让你走了。而在日本的医院里,护士会在针口上压一个棉球,然后贴上一块宽大的胶布,让你自己按着,但5分钟之内不许离开,5分钟后护士揭开胶布确认针口没有问题,她会拿出一个25px见方的超小创可贴贴在针口上,这块小小的贴布直到王石第二天离开医院还牢牢贴在针口那里。

四、服务

护理员到病房量血压、测体温、给药,一律是跪式服务,让你觉得比儿子女儿还贴心。

五、费用

医院绝不会让任何一个患者为做一项检查,去排队划价,排队付款,排队领药。医院的收费和饭馆一样,吃好了喝好了,要走的时候会有一个人恭恭敬敬的把账单拿来请你过目,而且会让你大吃一惊,原来在同等条件和项目下,日本比国内还便宜。

六、饮食

日本医院的餐食之精致,绝对可以和国内任何一家高等餐厅媲美。花样之多,营养之细致,让你惊讶。

为何国内三甲医院留不住王石?

原因是中国的医改搞错了方向,一味追求医疗价格的降低,忽视了市场的多样化需要。结果不但没有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且还把王石这种“不差钱”的“优质客户”逼到了国外。

对于日本的医疗服务,王石感受最深的就是日本医生对病人的耐心和责任感。给王石看病的住吉医生,不但拿可以拆装的心脏模型给他演示病变的部位、原因及程度,还演示了治疗的方案。其讲解的过程已经近乎啰嗦。是中国的医生天生没耐心、不负责吗?显然不是。

调查显示,北京三甲医院的医学专家,工作时间平均每3分钟要看一个门诊病人,而且还有大量排不上队、看不上病的人。这样的速度,你能让医生们为病人讲解什么?一面是患者们好不容易才排上一个“专家号”,希望对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有一个全面详细的了解;另一面是还有几十上百的患者在焦急地排除等待,专家们也必须为他们诊疗。医患矛盾在这个环节就已经产生了。

在国内医院,每做一项检查几乎都要经历划价、交费等程序,最后检查完毕,还要再交费取药,非常周折。而王石在日本的医院里,所经历的却是所有检查都做完,并且药也给到你手中了,然后再一并交费。这对于医院来说,是很难的一件事吗?要说现在的医院大多都配备了信息管理系统,要实现最后交费的“一条龙”服务,并没有什么技术上的难度。但是,人家医院里的人排得“比王府井大街上的人还多”,还有什么动力进行改革呢?

中国有超过13亿人口,并且贫富差距非常大,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也一定有着巨大的差异。正视这种差异,建立分层次的医疗市场,既可以让有钱人把他们治病的钱留在国内,同时也可以促进中国高端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并且可以减少有钱人同低收入者争夺“公益性医疗资源”的现象,减轻“公益性医疗”的负荷。

当前,我国应建立分层次的医疗市场,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才能留住王石们。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