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的兴起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上网买药也让患者省去了跑药店的麻烦。有的网上药店为了方便患者咨询,还开设了医生在线服务。但是,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虚拟的网络上交易可靠性究竟有多高?我们还需要做哪些工作使之完善?
随着电商领域的发展,在网上开办药店的商家也越来越多。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数据显示,2010年~2013年,我国医药电商规模年均增速达到250.35%,网上药店规模也从35家增长到132家。预计今年市场容量进一步扩大,全年销售规模达到100亿元,网上药店数量达到249家。
消费者上网买药,真的觉得很方便。网上药品种类多,有的患者在住所附近的药店买不到所需的药品,但是,在网店上有可能就能找得到。此外,网上的药品价格便宜,还可以送货上门,这是网上药店吸引消费者的几大特点。
尽管网上购药好处很多,但是在记者随机调查的20位市民中,一半的人表示不会考虑网购药品。这些人不愿采用网购而是选择实体店的原因中,最重要的是出于对药品质量的担忧。“毕竟见不到实物,也没有医生指导,药品真假和质量很难辨认”,一位市民说。
而网购过药品的市民则表示,他们并不清楚从网上买药应该注意什么,多数人直言自己只是看交易记录和评价。至于假药,受访者都表示只是看包装有无破损、是否在保质期内,其他的就不清楚了。
看来,网络平台为消费者买药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但是怎样规范流程,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很多消费者认为网络上的商品比实体店更便宜,但对于药品而言不一定适用。医药电商没有额外补贴,还要面对昂贵的拆零、包装、物流成本,价格未必会更低。近年来,一些不法商家在网上销售假药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的新闻报道也屡屡见诸报端。目前,网络上只允许销售非处方药,禁止销售处方药。而近日,关于国家将放开处方药网上销售的消息吵得沸沸扬扬。处方药网上销售一旦放开,药品的质量就更需要去保障,这其中还牵涉一个责任问题,如果出了问题,到底如何划分责任风险。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处方药网售政策落地,医药电商的经营品类又将打开一扇大门。目前,行业对于第一批放开的药品目录还没有定论。对医药电商来说肯定是利好,但是其中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细则问题还需认真考虑。
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目前我国药监部门批准在网上合法销售药品的药品零售企业仅有214家。详细名单可以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的“数据查询”栏目查询。合法网站会在网站的显著位置标示出《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机构资格证书》的编号。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