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教授:落实子宫颈癌防治措施 尽早实现消除宫颈癌目标
2024-01-31
1000

一、全球子宫颈癌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如何?中国子宫颈癌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如何?

(一)全球子宫颈癌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

据2023年ICO/IARC全球HPV和相关疾病报告显示:子宫颈癌是全球15-44岁女性第二大常见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2020年全球有60.4万例新病例,34万多人死亡(占所有女性癌症死亡人数、的8%[1]。,

(二)中国子宫颈癌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如何?

中国面临严峻的宫颈癌疾病负担,2023年ICO/IARC中国HPV和相关疾病报告显示:子宫颈癌是中国15-44岁女性第三大常见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2000—2016 年世标发病率以每年8.5%的速度增长,世标死亡率以每年5.4%的速度增长[7]。2020年中国109,741例新病例和59,060例死亡[2]病例

2023年11月发表在《中国癌症研究》上的一项全国性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显示[3]:在中国,宫颈癌鳞状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的总费用负担相当高。研究共纳入了3471例患者,包括LSIL(549例)、HSIL(803例)、IA期(226例)、IB期(610例)、IIA(487例)、IIB(282例)、III期(452例)和IV期(62例)。LSIL和hSIL的总成本:城市地区为1,637.7美元和$2,467.1美元;农村地区为459.0,美元和1,230.5美元;浸润性宫颈癌用于IA、IB、IIA、IIB和III-IV阶段的总费用分别为15,034.9美元、19,438.6美元、22,968.8、26,936.0、27,332.6美元。研究结果说明,SIL和宫颈癌的经济负担巨大,直接医疗费用占总费用的最大比例,放化疗费用约占直接医疗费用的一半。癌症患者尽管有医疗保险,却经常面临巨大的医疗支出。

另一项去年发表在《中华疾病控制杂志》上的系统文献回顾和综合分析显示[4]:2020 年中国内地HPV 感染相关疾病所致总经济负担为180.3 亿元,其中宫颈癌为96.9 亿元。直接医疗成本是经济负担的主要部分,占总成本的70%,其中宫颈癌的直接医疗成本为70.0 亿元。


二、我国子宫颈癌的发病特点?

我国近几十年内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主要有几方面原因:

1,HPV感染率高, 每5位女性就有一位感染。

2,HPV感染年龄两大高峰期:17~24岁是HPV患病率的第一高峰;40-44岁达到第二个高峰[5]。

3,中国女性高危型HPV感染特征,子宫颈细胞学正常女性中最常见感染型别为HPV52/16/58。

4,单一型别感染

我国宫颈癌发病和死亡存在城乡差异和地域差异、发病年龄峰值年轻化、生存率有待提高[6]。农村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城市地区,华中地区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其次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最低[7]。

宫颈癌的发生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Human Papillomavirus)感染所引起。接种HPV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宫颈癌。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女性第一次初始性行为之前是接种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最佳的机会。但是在我国因为HPV疫苗是2016年才上市,比发达国家2006年上市整整晚了十年!所以,我国有很多年轻女性错过了疫苗接种的最佳时机,甚至已经感染了HPV。所以,这个时候适龄女性及时接种疫苗仍是有效的,同时要进行定期筛查。目前,我国对适龄女性的筛查率仍较低,35~64岁女性宫颈癌筛查参与率仅为36.8%[8]。因此,在我国除了进一步推广适龄女性HPV疫苗接种服务,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特别是对CIN2、CIN3的患者给予正确的干预,从而阻断病变的进展成宫颈癌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此外,对筛查结果异常,符合阴道镜检查指征者需要进行阴道镜诊断。低资源地区的阴道镜医生通常人手不足,缺乏经验,是诊断宫颈病变的主要瓶颈。

 

三、我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控策略是什么?

针对子宫颈癌防控我国的主要采取三级预防措施:《中国子宫颈癌三级规范化防治蓝皮书》和《中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指出[9,10]:

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包括开展健康教育和接种HPV预防性疫苗。健康教育是由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的信息传播和教育活动组成,旨在帮助个体或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从而建立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实现减少疾病和死亡、保护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Who立场文件明确指出,接种HPV预防性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最有效手段。

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包括对所有适龄妇女定期开展子宫颈癌的筛查;对确定为子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及早进行治疗;对于已经接受HPV疫苗的女性,如果已经到了筛查年龄,仍然需要定期进行筛查。

三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是根据临床分期开展适宜的手术、放疗、化疗及姑息疗法。

我国对子宫颈癌综合防控高度重视。从国家政策规范层面,为了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90-70-90,加快我国宫颈癌消除进程,近年来  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如: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

《宫颈癌筛查工作方案》(国卫办妇幼函〔2021〕635号)等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关于印发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的通知》“消除宫颈癌战略”是一项“统筹各方资源,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综合防治机制。需要建立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卫生健康、教育、民政、财政、医保、中医药、药监、疾控等多部门的协同配合,保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作为卫生健康工作者,工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宣传和普及专业知识

包括宫颈癌防治健康教育、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宫颈癌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规范化诊断和治疗等。

要普及公众对宫颈癌预防的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识及相关的疫苗素养。更好地贯彻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接种HPV疫苗的主要目标,即,9-14岁还没有进入性活跃年龄段的低龄女性是当前HPV疫苗预防接种的关键人群。其次,对于适龄成年女性,除了接种HPV疫苗之外,还需要定期做好子宫颈癌筛查。

(二)、规范和普及推广专业操作技能

包括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取材、HPV检测取材、阴道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报告结果判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治疗等操作技能。

我国幅员辽阔,卫生资源发展不平衡,低卫生资源地区缺乏专业的医生,有的地方虽然经济发展了老百姓想去看病但找不到专业的医生,也没有设备。有的地方配备了设备,也没有服务能力。所以说,如何帮助这些地区进一步提高卫生服务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四、实现“消除宫颈癌”的目标,我们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

2023年的1月份,国家卫健委等十部委联合制定了《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提出了目标:到2025年,试点推广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服务;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率达到50%;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治疗率达到90%。到2030年,持续推进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试点工作;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率达到70%;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治疗率达到90%。要实现这些目标,还要做许多工作:

(一)、HPV疫苗接种:中国适龄女性HPV疫苗接种率较低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接种HPV疫苗的主要目标人群为9-14岁女性。中国适龄9-14岁女性首剂HPV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均<3%。这也是我国宫颈癌预防控制面临的重大挑战。我国一项针对中小学女生及家长对HPV疫苗接种的健康信念调查显示[8]:近一半的中小学女生家长担心HPV疫苗的安全性和怀疑疫苗效果,不愿为女儿接种疫苗或持观望态度。因此,提高公众对HPV疫苗的信心,推动HPV疫苗的广泛使用显得尤为重要。此外,HPV疫苗如能被列入计划免疫疫苗,将极大地促进疫苗接种。从全球来看,截至2020年5月,仅有<30%的中低收入国家将HPV疫苗纳入了国家免疫规划,而高收入国家此比例>80%[11]。目前我国仅有部分地区率先将HPV疫苗纳入了计划免疫免费接种。

(二)、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

我国目前在宫颈癌筛查主要有三种筛查形式:

妇科门诊的机会性筛查;

健康体检时的筛查,受不同经济状况影响较大;

政府组织的筛查:两癌免费筛查、但覆盖面有限

目前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

女性对筛查认识不足、筛查意识有待提高。筛查产品多、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合格的细胞学医生和分子实验室相关规范操作的人员,不能满足于临床的需求。

(三)、癌前病变患者治疗:

对于癌前病变患者治疗是建立在正确诊断基础之上的。因此,提高基础医疗服务机构医生,特别是低卫生资源地区医生的专业诊断和操作技能水平非常重要。对于癌前病变特别是CIN2、CIN3的患者有很多治疗方法。

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切除治疗,包括宫颈的冷刀锥切和利普刀环切。其优势在于明确地切除了病灶,而且有组织送病理明确诊断。不足之处在于切除后患者宫颈会稍微变短,对未来的生育结局有潜在的风险,比如说早产,流产风险比没有做过这类宫颈治疗的人群略增高。

另一类治疗消融治疗,包括激光、电灼、冷冻等。其好处是比切除治疗更微创。但不足之处是病灶消融掉了,没有组织再去送病理检查,如果有潜在的更高级的病变,比如浸润癌就无从得到诊断。消融治疗有严格的要求,如不能是三型转化区,病变面积不能太大等等。

因此,对于这部分CIN2或者CIN3的患者,一方面她觉得这个“癌前病变”像个“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暴雷了!。很焦虑!但如果做治疗,又有担心对生育结局有影响,也很焦虑!

目前许多国家都在研发无创治疗技术,我们非常期待。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uman papillomavirus vaccines: WHO position paper (‎2022 update),Weekly Epidemiological Record. 2022, 97 (‎50)‎, 645-672.

[2] Sung H,Ferlay J,Siegel RL,等,《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全球185个国家36种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全球估计》。癌症杂志临床2021;71:209-49.doi:10.3322[PubMed]

[3] 陈宏,赵旭,胡松,尤涛,夏春,高敏,董敏,乔燕,赵芳 中国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全过程经济负担的评估:一项全国性多中心横断面研究。中国癌症研究2023;35(6):675-685.doi:10.21147/1000-9604 . 2023 . 06 . 11,

[4] 贺妮楠邹卓如张云博等,中国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经济负担: 系统文献回顾和综合分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3 年3 月第27 卷第3 期:345-351

[5] Wu EQ. et al. Cencer Causes Control.2013;24(4):795-803..

[6] 王苏蒙,闫慧姣等 中国宫颈癌防控进展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https://link.cnki.net/urlid/11.4529.R.20231215.0906.006

[7] 顾秀瑛, 郑荣寿, 孙可欣, 等. 2014 年中国女性子宫颈癌发病与死亡分析 [J]. 中华肿瘤杂志, 2018, 40(4): 241-246.

[8] Zhang M, Zhong Y, Wang L, et al.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coverage—China, 2018–2019 [J]. China CDC Weekly, 2022, 4(48): 1077.

[9] :陈飞,王华庆 ,赵方辉 《中国子宫颈癌三级规范化防治蓝皮书》,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年04月

[10]王临虹,赵更力 中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第29卷第1期2018年1月

[11] Sung H, Ferlay J, Siegel RL,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J].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2021, 71(3): 209 – 249.


作者介绍
陈飞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北京协和医院宫颈癌筛查培训基地组长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终身客座专家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分类技术委员会专业组委员

国家癌症中心宫颈癌筛査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生殖道健康分会(CRTHA)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阴道镜与宫颈病变专委会(CCNC)副主委

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肿瘤生殖学组委员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与宫颈病理学分会(CSCCP)常委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道疾病诊治分会常委

《中华医学杂志》审稿专家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实用妇产科杂志》《肿瘤预防与治疗》编委

主编 《中国子宫颈癌三级防控蓝皮书》《实用阴道镜技术》(人卫出版社)

参编参译多部等专著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审定并提供,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资讯授权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陈飞教授:落实子宫颈癌防治措施 尽早实现消除宫颈癌目标

(1)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