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下海”能从市场中分得多少“蛋糕”
2014-12-19
265

协和医院急诊科“女超人”于莺、血管外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张强是创业医生的先锋。近日,来自全国皮肤医疗美容专业的八名医生辞职下海,办起了医学美容诊所。这些医生辞去大医院的工作,离开体制,自己当起老板,他们的创业路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医疗界的“创业流”是否已经形成一种风气?

创业源于体制无法完成自己的梦想

这八名创业的医生大都来自三甲医院,有得还是知名的专科医生。放着大医院的环境不去享受,去市场打拼到底是为何?

周展超曾经在南京一家知名三甲医院做到了皮肤激光中心主任的位置。他说,体制内实现自己的想法太难。实际上早在20多年前,医疗美容市场还未有所动作时,他已经看到了这块市场的前景,但是要在公立医院的体系里推出新的一块学科,实际上非常难。

“二十年前我想组建皮肤美容激光中心的时候,没有人看好。在公立医院,领导不重视的话,你的项目就很难推动下去。” 周展超说。

在医院的规则里无法做到游刃有余的周展超三年前辞去了医院的职务,开始“单干”。

当老板不容易 大事小事都得管

据周展超介绍,美容诊所一台治疗仪就得上百万,光靠一人之力显然难以承担。周展超背后是有投资商的。但是他仍然卖掉了所有的房产,全部投到了筹建中的诊所中。“现在我可以说是倾家荡产了。”

从去年12月份开始正式筹办,到现在周展超已经心力交瘁。成为“创业医生”之后,周展超要管着诊所设备、装修、人员等所有的杂事,各种执照的办理也得亲力亲为,其中周折无数。

“就拿租的这个场地来讲,两块二一平米一天,一年下来已经四十多万。这还只是一项,所有工作人员来了,十来号人,工资加上五险一金,平均一人一个月要一万块。” 周展超说。

“像是租房,原本以我个人名义租的,合同里写好公司成立后直接转到公司名下。但领执照当天又说不行,得从房产局开始全部流程重走一遍。”周展超感慨,经济的压力、事务的繁琐都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随时可能放弃。

创业这条路能走多远?周展超也没有把握,在周展超的诊所工作的,也有三甲医院出来的医生和护士。“有两位护士都是从南京、深圳的三甲医院辞职出来的,一来她们不太喜欢公立医院的环境,二来对医美行业也看好。”也有医生联系,想到周展超的诊所来“打工”,但被周展超婉拒了,“我说我这边业务还没发展起来,等我活下来了,你再来投靠我。”

周展超希望的是做一个皮肤美容科的样本出来。他希望创业的专业医生能成为民营医疗中的一个群体,最好在医疗美容市场能倒逼其他民营力量,让原本医疗美容行业的乱象能扭转过来。

这八名自雇型创业医师还自立了创业宣言,坚持以医疗为核心,拒绝过度推销和医疗欺诈,诚信行医,服务更多的患者。

医生创业,该不该鼓励?

目前医生创业的环境在慢慢放开,而一些有能力的医生也在跃跃欲试。医生创业该不该鼓励?江苏省卫生法学会副会长胡晓翔表示,自己也是一位老医生,站在老医生的角度,还是奉劝同行要慎重。

“很多人会讲在国外医生是自由人,而在国内,医生是单位人,实际上情况也在发生变化。”胡晓翔表示,即使在国外,近几年来也出现了医生“回巢”的现象,即原本自由职业的医生,又重新应聘到大医院去,市场经济已经远不是以前的市场经济,没有必要过度“狂欢”。短时间大量的资本集中到健康产业来,医生个体的经济能力,能否“玩得过”雄厚的资本,也是值得考量。此外国内医疗服务总量和构成基本稳定,患者喜欢到大医院就诊的取向又是顽固的,诊所并不是开在那就有顾客,医生能从市场上分得多少“蛋糕”,还很难讲。

另外,医生在医院时,有很多事务是有人代劳的,医生不用管理一些杂事,能把精力都放到业务上。而创业的医生,个人暴露在整个社会之中,事事都要经手,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