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保方晴子与STAP细胞:年度学术闹剧始末
2014-12-25
851

2014年马上就要接近尾声,这一年科学界发生过许多大事,其中一件大事就是小保方晴子的学术丑闻。今年年初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学术女神”小保方晴子在《自然》杂志上同期发表了两篇重磅论文。这两篇论文虽然令干细胞学界震惊,却被质疑学术不端。尽管小保方反复强调“STAP真的存在!”,然而直至年末她也未能重现STAP细胞。

小保方晴子能造成如此大的影响,这一科学事件之所以被人们持续关注主要是因为它有以下几个焦点:万能细胞STAP、“学术女神”、导师笹井芳树(Sasai Yoshiki)自杀,以及验证实验的结果。

万能的STAP干细胞

近年来,生命科学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而干细胞代表了生命科学领域的最前沿。从构建疾病模型到治疗疾病,干细胞在再生医学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我们使用的造血干细胞就属于多能干细胞,它具有分化出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如果能方便地制备多能干细胞,就可能得到想要的组织,使器官移植更加容易。

2006年,京都大学的山中伸弥(Yamanaka Shinya)及其团队用小鼠成纤维细胞制备出了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细胞)。一年后,他的团队实现从鼠到人的过渡,成功利用人皮肤细胞制备iPS细胞。2012年,山中伸弥也因iPS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正当世界各地的许多研究者都在致力于让iPS技术变得更加成熟、安全的时候,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发育生物学中心(RIKEN)的小保方晴子正在尝试一种与iPS截然不同的多能干细胞制备技术,一种震惊世界的技术。小保方晴子宣称,其研究的全新多能干细胞制备方法比传统iPS制备方法更简单更高效:单纯依靠环境胁迫。

小保方晴子说,将新生小鼠脾脏的淋巴细胞短时间地暴露在低pH溶液中,能刺激细胞重编程,使其具备多能性。这种获取细胞多能性的方法,被称为“刺激触发性多能性获得”,简称“STAP”。

2014年1月30日,小保方晴子团队一口气在全世界最具名望的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两篇研究论文。这两篇论文的发表引起了科学界短暂的轰动。

论文指出,除了分化成三胚层中任意种类细胞的能力,STAP干细胞还具有分化成胎盘细胞的能力,这意味着,STAP干细胞有着比胚胎干细胞和iPS更大的能力范围。如果小保方晴子的方法真实可行,STAP能有效地制备干细胞,那么制备多能干细胞的成本将大大降低,整个再生医学界或许将进入全新的时代。

但在论文发表后的数天之内,就有几位网友指出小保方晴子发表在《自然》上的两篇论文中多处图像存在可疑问题。至此STAP细胞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随后2月17日,理研宣布对小保方晴子的研究进行审查。《自然》方面也对论文开展调查工作。4月1日,理研调查委员会确认小保方晴子存在学术不端。在质疑与舆论的压力下,7月2日,两篇关于STAP的论文从《自然》撤下。从7月开始,小保方晴子开始接受在第三方见证下的研究再审查。然而,经过几个月的验证实验,小保方晴子未能再制作出这种细胞,令人遗憾。

年轻的美女科学家

身处学术不端风波核心却始终坚持STAP真的存在,现年31岁的年轻的女科学家小保方晴子拥有早稻田大学应用化学系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和生物医学系的博士学位。2008年,她前往哈佛医学院,在查尔斯·维坎提(Charles Vacanti)团队进行干细胞研究。2013年,成为RIKEN发育生物学中心的研究小组负责人。

她不仅有着出色的学术成绩,也有着好看的相貌。论文发表后,小保方晴子成了公众的热点。不仅是因为神奇的STAP,还有她身为“未来之星”和“学术女神”的:作为细胞生物学研究者,她做实验不穿白大褂,而穿着祖母留下来的料理服,实验室用呆萌的卡通人物姆明装点,墙壁也被改成可爱的粉色和黄色,这些是与一般研究者不同的细节。

在4月1日,理研调查委员会公布最终调查结果,认定小保方晴子存在捏造及篡改共两项学术不端行为时,小保方晴子也并不服理研的结论。她在一项声明中称自己“心中满是吃惊及愤怒”,并表示自己的行为并非“学术不端”,而只是“无心之失”。她的强调自己决非怀揣着恶意完成论文,她的律师也花了很长的时间声明小保方并不接受理研调查委员会的调查结果。

“因为我很天真,我不理解为什么没有人相信我,我也不知道怎样的数据才能让人们信服。因此,我只是努力收集其他细胞未曾得出过的数据。”小保方晴子在论文发表时接受《自然》新闻团队采访,在被问及当初是否很难说服别人时这样答复道。现在回味起来,让人感觉异常微妙。

12月19日,随着STAP验证实验以失败告终,小保方晴子向理研提交了辞呈。 “在那三个月里我竭尽了全力。我想,无论被置于怎样的境地,我都一定要拿出过硬的结果来。然而我却没想到对我的限制远超想象,很多条件的细节没法展开讨论,实在令人难以释怀。”小保方晴子在辞呈中写道。和过去一样,言辞之间依然是一派实为任性的无辜感。而理研也表示尊重她的选择。

导师笹井芳树的自杀

笹井芳树是小保方晴子的导师,也是两篇STAP论文的共同作者。他在再生医学界享有盛誉,他的名字出现在论文的作者栏,或多或少就已增加了论文的可信度。他本人也一直相信着STAP的真实性。但是,因为此次学术不轨事件,理研认为,笹井芳树虽不涉及学术不端行为,但因“处在对本论文的撰稿提供实质性的指导的立场”,却在未亲自确认数据的正当性及正确性而放任论文投稿,因此负有重大责任。

8月5日,笹井芳树在发育生物学中心旁边一幢研究楼里的楼梯井中上吊自杀,时年52岁。自尽的笹井芳树留下了三封遗书:一封给发育生物学中心的管理部门,一封给自己实验室的成员,最后一封,给小保方晴子。写给小保方晴子的遗书随后被公开,“请一定重现STAP细胞”成为他的遗愿。

笹井芳树至死都相信STAP细胞真实存在,但他最终没有等到“有希望”的STAP细胞被重现的一天。无论他在小保方晴子学术不端一案中有着怎样的过失,都没有人希望看到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以这种的方式完结自己的研究生涯。

一年的时间,两篇撤稿,两项不端,一条人命,一封辞呈,无数议论。STAP在厚望下的无尽失望让不少人感叹。STAP细胞事件给日本势头正旺的再生细胞研究打了一剂清醒剂。山中伸弥说,STAP细胞的安全性评价“现在才刚刚开始”。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