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医生晋升考核制度势在必行
2015-01-08
512

近日,美国杂志曝光“中国论文工厂事件”,再次引发了公众对“SCI论文”的关注。长久以来,医生职称晋升评定偏重论文与项目,临床综合能力占比欠缺。

事实上,医生职称晋升制度或可分类细化,比如:涉及医学教育类的职称,可以更侧重于论文、科研项目等指标;涉及临床医疗类的职称,可以更偏向临床综合能力的考核。然而,打破医生晋升标准“一刀切”的格局迟迟不能实现,其中原因是什么呢?

美国杂志曝光中国论文工厂 付钱就可以冠名

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近日发表了一篇题为 “代售:在权威科学杂志上挂上你的名字”的文章,指出目前权威科学期刊上的学术抄袭问题严重,其中涉嫌造假的论文多数来自中国。该杂志甚至点名道姓地指出,中国存在“论文工厂”,批量生产论文,只要花钱,就可以将自己的名字挂到该机构生产的论文上。

文章特别列举了一家涉嫌批量生产医学论文的中国公司MedChina。2014年11月,《科学美国人》通过一名会说中文的记者与该机构取得了联系,这名记者假扮成购买科学论文的科研人员,MedChina向其提供了几十条科学“代售话题”和科学杂志“论文转让”协议,负责人还解释称,这些论文或多或少已经被同行评审期刊认可。显然,需要做的只是小小的编辑和改动,而价格取决于目标期刊影响因子,以及论文是否是实验性的或采用荟萃分析方法得出。

面对记者的要求,MedChina负责人提供了一篇题为“一种蛋白质与乳头状甲状腺癌关系的荟萃分析”的论文,并且保证目标期刊的影响因子为3.353,论文署上记者名字的价格是9.3万人民币。

论文造假猖獗的背后:临床医生晋升的需要

除了“论文工厂”,中国近年来还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学术造假事件。论文造假猖獗的背后推手是“唯论文”的医生职称晋升评定制度。据悉,目前在全球的四大检索系统中,以SCI最为权威,因而发表SCI论文常被认为是科研水平的标志。自20世纪80年代SCI论文被引入国内以来,我国学者在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大幅上升,并在很短时间内成为了科技论文大国。但随之在一些大型医院和高等院校还出现了对SCI的不恰当使用和盲目热衷现象,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比如,一些医院和院校把发表SCI论文的数量作为考核医生教师的业绩及其晋升奖励的主要依据,导致出现许多医生教师忙于写论文发表论文的热潮,有的甚至颠倒了医疗与科研、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催生了一批不会看病的医生和不善于讲课的教师,同时促成了学术腐败的蔓延。

以SCI论文数量与影响因子论英雄并不是我国所特有,全球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都存在这一现象,并由此产生了不少学术腐败。SCI商业链的形成,使部分临床医生为了写论文而搞科研,内容脱离了实际工作需要,为了发表论文,而不是为了学科的发展进步而做研究。说起论文,很多医务工作者都眼泛泪光,因为医生的职称与收入都直接与论文挂钩;医生若想晋级升职,科研论文更是必须迈过去的门槛。这让很多想把更多心思放到治病救人上的医生们饱受论文烦恼,甚至自掏腰包作假……这种“SCI论文与晋升”挂钩的“一刀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这使笔者想起我国多年医改困局的关键所在,其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处,那就是医改的主体——医生并没有参加到改革中去。

实际上,SCI评价体系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出现在我国学术评价体系不完整或者说不完善,科学界及政策制定的导向有一定问题,从而导致国内科研工作者盲目追求SCI论文的数量。我国现阶段医学SCI论文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在大幅度上升,表面上看我国医学进步很快,已经成为医学科技强国。但可惜的是,我国花大量科研经费换回来的只是一些SCI论文,版权还在国外,论文发表后还要补贴大量奖金,这是不是导向与评价体系出了问题呢?

临床医生晋升考核标准应当多元化

在国外,像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等等,临床医生的晋升是有两种途径的:一种是从临床途径晋升(clinical),从住院医生到主治医生再到副主任医生到主任医生,是通过临床水平来做主要考核的;另一种就研究型医生,考核的水平就偏向学术成果(academic);只有极少数人是两种兼有的,既是clinical又是academic。对于研究型的医生,晋升就是要求要有文章,有基金,有科研成果;而对于临床型的医生,评判标准就是继续教育的情况、工作量、临床诊治的水平,其中临床诊治水平是由同行评判的。

而我国家现行晋升政策是完全根据研究型的考核标准来的,所以就要求所有医生都要做研究。

但有关专家同时表示,对医生晋升职称的调整也应辩证对待。临床与科研职称评定相对分开,并不意味着医生可以只顾临床,或只搞科研。毕竟,医学是典型的应用学科,医生在熟练掌握临床技巧之后,也应培养科研思维、有所创新,如此才能发现疾病规律、找寻疾病原因,最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方法。

分类细化将可为医生提供更多晋升途径,但分类细化仍绕不开临床综合能力量化这个核心难点。如何评定医生的临床综合能力?美国、欧洲等发达地区对医生从业时间和从业量的考核或可为我所用。以外科为例,住院医师升主治医师,其担任医生助理的年数、开展手术的数量、术后并发症比例等等,都应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如此才能做到客观、公正评判医生临床能力,从而取代现有笼统模糊的定性。目前国内现有的“第三方评估”模式有待进一步细化和改善。

有学者建议,大体上来说,临床医生可粗略的分为两种类型,对他们的晋升要求或可区别对待。一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临床技能,如外科医生。第二类为非技能型为主的医生,主要用新的知识和药物来治疗病人,如内科医生。作为一个好的外科医生,他应该拥有充分的医学知识和手工技能。他们表现的好坏应主要基于这些能力的评价。论文发表可能是次要的因素。理想的情况下,外科医生可以总结他们的治疗结果,并发表在同行评审的医学期刊上。

还有人提出:基层、社区医院医生考核不一定非要要求SCI,可以采用别的考核评估体系,如服务病人的效果和继续教育考核。因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而不是科研。应该让大批发不了SCI文章的基层医生也有成为好医生的成长空间。这个空间大了就会有大批优秀的医生投身其中,基层医疗水平提高了,反而才有可能写出SCI文章。而对于那些大学的附属医院和国内一流的教学医院,要求医生作科研,则是必须的,然而,即便如此,具体如何要求以及考核的方式是否正确仍是需要认真考虑和探讨的。

另外,要求临床医生参与科研,绝不应等于把医生驱赶到为发表论文而科研的境地,而是要将医生的努力方向转移到培养科研能力,从事与临床相结合的科研项目上去,提倡科学研究成果能转化到临床实践中,这才是科研的意义。

医生该不该做科研?

医生该不该做科研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重要问题,是亟待解决的方向性、导向性问题。

医生以治病救人为主,为了不断提高诊疗水平,需要不断进行科研。为了后继有人,提高医疗队伍的水平,需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因此,医疗、科研、教学密不可分。随着医学的发展,“三合一”人才,“三合一”医院、研究院与学院也大量涌现。这是医学发展的需要。但是,医疗、科研、教学密不可分,不等于每位医务人员都应成为“三合一”的人才,都要做科研,搞教学;也不等于每家医院都要成为“三合一”的“科研型医院”或“教学医院”。应该有选择、有条件、有重点地分工安排。

医生的天职是治病救人,保证人类健康。因此必须以医疗为主,其他为辅。不能本末倒置,喧宾夺主。近年出现一大批只会做科研写文章,不会看病的医学学士、硕士、博士、导师、教授以及医学专家。这很不正常,是培养人才的方向性错误。临床医生培养应该区别对待:

1、因机构而异:治疗医院、教学医院、科研型医院都是医院,但是重点不同。都是医院,都应以医疗为主。教学医院应在以医疗为主的基础上,侧重教学和培养人才。科研型医院也是在医疗为主的基础上,侧重科研工作。三类医院各有侧重,不宜一刀切,也不应强求“三合一”。

2、因人而异:医生因工作需要而分工不同,有的以医疗为主,有的人以科研为主,有的以教学为主,有的是“三合一”或“二合一”或“单打一”的医生,也应区别对待,不宜一刀切。

3、因学科而异:医生兼做科研,又有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实验性研究)及理论研究之分。有的以人体为研究对象,有的以实验动物或古今医籍、医史,医学理论为研究对象。有的是在医疗基础上开展研究,有的则脱离临床专门从事科研。也需区别对待,不宜一刀切。

在没有SCI之前,临床医生全部精力在临床,出了许多真正会看病的临床大家,如内科专家张寿骞、外科专家吴英凯、放射诊断专家荣独山等。为了鼓励广大年青医生全力以赴搞临床、提高临床疗效,为了广大病患的利益,为了挽救我们的医学期刊,我们的医生晋升是否应大大削减SCI在临床医生评价体系所占比重?制定多元化的临床医生晋升考核标准是否已经势在必行!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1)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