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创新为生?科研人员不可一意孤行
2015-01-09
507

目前,中国科研人员面临的各种压力越来越大。除了应付没完没了的检查、验收、评估、晋职、答辩,还要忙着申请课题、发表论文、开各种会议。即使指导研究生,也以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为导向,从来不愿意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研究人员的创新动力不足,再加上科研环境中不健康的因素越来越多,直接影响了国家科学原始创新。

其实,长久以来,科研人员高估了科学创新的意义。科学创新的意义在于给予研究者长期的质疑目标,科学会在这种不断的质疑中发展。

科学创新不是科研人员的生存之道

长久以来,科学创新被很多科研人员视为生存之道。生存之道在于给予社会稳定和进步短期的便利。

要建设创新性社会,不是只鼓励科学创新,而是主要鼓励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前者目的是提高国家生存能力,后者目的是突破社会心理约束。

科学创新是在雾霾中寻找北极星,如果把这个当作生存之道,无疑会非常非常艰难。

在现实中,科研人员生存很困难,除了向政府要钱,似乎别无他法。在政府主导科技投入的政策下,这种生存方式一时还可以为继,但政府已经知道寻求政府投入和市场投入的平衡了,正在引导转变,正如,中国经济的跛足发展必需寻求政府投资和银行信贷的平衡。因此,大多数所谓的科学研究将被视为可以舍弃的部分。

原创的科研很难获得资助,因此我们所谓的科学创新大多数只是在跟风而已。从国家基金的资助来看,恰恰如此,紧跟国际热点的想法总是容易获得资助。从发表论文来看,也是如此,热点话题总是能够在高点数期刊发表。这样的研究有没有必要?当然有必要。应不应该资助?那要看政府的钱袋子。但是,如果跟风就可以获得不错的利益,跟得久了,就会失去超越的动力。就像长跑比赛,如果我们给第二、第三名的奖励多于给第一名的奖励,谁还会争先做第一呢?科研人员只是利用这些跟风工作来作为生存之道,那就不可靠了。

市场有巨大需求,但往往并不需要最新的东西,尤其在尚处于追赶发达国家状况的中国。由于起步晚,中国企业需求的多数属于落后技术,因此企业家往往不认为科学家的原创成果甚或追踪热点的研究与自己有关,这样就产生研究与需求的鸿沟。如果科研人员无视市场的真实需求,一味地按照自己的路子前行,结局只能被企业敬而远之,那样的研究无非是自娱自乐罢了。

帮助企业提升技术,满足市场需求,不要把修补性质的“科学创新”本身当作生存之道,科研人员才能生存无忧。

如何释放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

第一,提高准入条件,减少评估频度。淡化乃至取消量化评估做法,看重代表性成果。目前对科研人员进行一年一度的评估,其本意是对做得不好的研究个体予以惩戒,对好的实行奖励。但具体实施时,却将论文影响因子作为唯一指标,科研人员不敢将“宝”押在重大科学发现上,而是将大文章拆成小文章发表应付过去。实际上,对于合格研究人员的筛选,应从源头把关质量,提高准入条件。要从科研人员受教育背景、科研潜力、天赋、品行、团队精神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不要看他发表了多少论文,而要看他解决了什么问题,有哪些代表性的成果。一旦进入到科研单位,就要相信研究人员,给予宽松的学术环境,而不是总折腾他们。

第二,优化团队结构,实行老中青“三结合”。目前对海外回来的博士,动辄给予研究员、副研究员头衔,这就打击了国内同级别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逼迫他们也出国去“镀金”。对于没有做过学术带头人的年轻学者,拔苗助长会导致人才夭折。鼓励引进人才与国内人才同步竞争,如他们在今后的科研生涯中脱颖而出,凭借实力获得相应的头衔,就会让众人信服。当年搞“两弹一星”,科研队伍强调“老中青”三结合,其道理是不言自明的——将老年科学家的阅历、中年科学家的智慧和青年科学家的进取精神,很好地结合起来,就能够办大事。

第三,全额发放工资,不要让他们为“五斗米而折腰”。一些研究院所的绩效工资是从课题中支付的,而岗位聘任的人员工资,则全部来自课题,压力很大。知识分子最在乎的是声誉,为发工资去争课题,去求人,去搞歪门邪道,真正的君子是不会去做的,就面临被淘汰的危险;那些混进科研队伍中的研究人员就会去钻营,最终劣币驱逐良币。对于科研大军的优秀人才,建议国家将他们的工资全额发放,不要让科研人员为了生存,将主要精力用于申请课题。

第四,创造完善的职称评定环境。职称评定与晋级是科研人员非常重要的事情,但频繁的晋职搞得人心惶惶。现在搞的“十三级”分级太繁琐,门槛太多。如再最后申报院士,科研人员在其科研生涯中一半以上的时间之内,都在“爬台阶”。职称评定与晋级非常严谨,应充分组织材料,采取非常透明的公开答辩,不能搞山头主义,搞小动作,“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压制不同声音。

第五,鼓励科研人员“敢为天下先”,树立科研自信和人格自信的人生态度。目前国内科研不自信,言必称美国,跟风研究现象十分严重。研究人员的存在,如果仅仅是为了发表论文,重复验证洋人提出的所谓“理论”,就势必造成垃圾论文爆发。除了少数纯理论的学科之外,科研人员要立足国计民生实际需求,解决国家面临的紧迫问题。科研经费发放,应采取“计划与竞争”相结合的办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最终目标。原始科学发现应以中文首先发表,中国学者要率先引用国内学者成果。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

总之,科研人员要理性回到科研活动中来,知识创新是其本职工作,为人类创造知识财富是其人生的最高追求。建议国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轻装上阵,到国际科学舞台上去竞争。大部分科研人员要面向国家实际需求,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升学术能力,展示其才华。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