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常规急症病人、“冬春季节病”病人、“节日病”病人、部分门诊病人都需要急诊科先接诊。结果,医院急诊科变得比平时更加忙碌。医院其他科室的许多医生也必须坚守岗位,不能回家过年。许多医生吃饭、上厕所的时间都极其有限,对家人的陪伴也少之又少。
下面是医生与行外人之间的对话,十分搞笑但又透着心酸。
甲:你好啊,节日快乐!
乙:快乐啥?一般人都可以过节,做医生的没有节日一说。
甲:那你们怎么过?
乙:该上班上班,该值班值班。
甲:那你们过节一班顶三班,钱多啊!
乙:你给我钱,你给我钱啊!
甲:我哪来的钱,医院不是会发的吗?
乙:前两天医院给男同志发两桶卷筒纸,给女同志发八节电池,算吗?
甲:看来这节得自己和自己过了。那你们家爱人就没有意见?
乙:诶,你别说,我家爱人还真体谅我。
甲:怎么体谅?
乙:那天我走的早,回来一看桌上……
甲:满满一桌菜?
乙:一纸条。
甲:约你吃饭?
乙:我回娘家了。
甲:把你一个人撂家里了,那你们家小孩怎么办?
乙:(泪),那天我家小孩遇到我,哭着问我:爸爸,爸爸,你是我的亲爸爸吗?我奶奶是我的亲奶奶吗?
甲: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那你工作那么积极,医院没有给你评个先进?
乙:医生护士人人都这样,谁比谁先进?这样比下去,都家破人亡了。
甲:那医院也没有什么改革措施?
乙:你还真猜对了,医院出大招了。
甲:放你们几天假?
乙:(官腔)接上级通知,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请各科室安排好节日人员上班,我们要做到24小时不停诊。
甲:把你们当机器人了。
乙:机器人还好了,坏了还可以修,人坏了咋办?
甲:还真有这样的事?
乙:可不是吗?前几天,我们医院就有一名大夫,累倒在手术室里,经抢救无效死亡,孩子才2岁啊。
对于医生来说,过年值班是家常便饭。中国的医务工作者可能是全世界最辛苦、工作时间最长的工种。
有人说,中国医务工作者就像陀螺,停不下操劳的脚步。据报道,我国近七成医务人员处于亚健康状态,有两成医生无法做到每天运动,经常失眠,近一半医生有抑郁症状。此前的十年,全国医疗机构门诊量已由2002年的21.45亿人次增加到2011年的62.7亿人次。为了应对与日俱增的患者,许多医院开设了双休日门诊,医生不光要“白加黑”,现在又要“5+1”甚至“5+2”。某份医生休假调查报告的结果显示97%的医生不能每年休假。48%的医生每天工作时间在8~10个小时。
医务工作者过劳过累,看似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资源捉襟见肘的症结。长远而言,这种饮鸩止渴的职业生态不仅戕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是公共利益的巨大损失。
道理很简单,在多重压力下,医生的职业生存状态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满意度,甚至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效果。一个本可以服务患者数十年的优秀医生,却在数年后的高强度工作中倒在手术台边,究竟得失几何?
医务工作者不是超人,将其置于“过劳”的险境,无异于让公共健康跟着过劳的医务工作者走钢丝。因此,在发达国家,医生过劳是有极大法律风险的怪事。譬如在德国心脏中心,大多数医生每周的工作时间是严格限定的,教授以下的主治医生一般为每周40小时,超时工作医院必须支付高昂的加班费。医院为节约成本,一般会对超过合同工作时间的医生进行强行休假。
看来,要让医务工作者从“过劳”的钢丝上走下来,只有两个路径:公共医疗资源的短板要及早补上,新医改要彰显医疗技术的价值;此外,社会还须尊重医务工作者的劳动,法律要硬气、规则要正义。一句话,保护医务工作者合法权益,其实也是捍卫公共利益。
在此,笔者向春节假期依然坚守的医务人员致敬,也呼吁各方都关注医生过劳问题,让每个医生节假日都能得到或多或少的休息。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