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鸡尾酒疗法”发明人——何大一
2015-03-19
1020

日前,“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组委会再公布被提名人——艾滋病研究专家何大一博士。何大一是艾滋病“鸡尾酒疗法”创始人,这种疗法的原理是选用多种抗艾滋病药物组成一个组合,是目前最常用的、效果最显著的艾滋病治疗方法之一。2010年,他被《时代》杂志称为“打败艾滋病的人”。

何大一博士是世界闻名微生物研究院,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首任科学研究主任和首席执行官,他也是美国洛克菲勒大学艾琳戴蒙德教授。

何大一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艾滋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科学家之一,也是首先阐明艾滋病病毒复制多样性的科学家之一。1996年,何大一被评为《时代》杂志年度人物,2001年,获得美国“总统国民勋章”,2006年,由美国加州时任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等推荐,入选首届加州名人堂。

爱国情怀:疫苗专利1美元转移给中国政府

何大一1952年11月3日出生于中国台湾台中市,祖籍江西新余,13岁时和家人一起移民美国。1974年,他获得加州理工学院的学士学位,并于1978年荣获哈佛大学医学博士,毕业后从1978年至1982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西奈医疗中心从事内科临床研究。从1982年至1985年在麻省总医院进修传染病学。

作为一名科学家,何大一的活动空间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他把艾滋病研究与防治工作扩展到了世界各地,特别是中国。如今,何大一已经在艾滋病研究领域的最前沿工作了33年,发表了400多篇学术论文。他和他的团队致力于研究联合抗病毒疗法──鸡尾酒疗法。这种疗法的原理是选用多种抗艾滋病药物组成一个组合,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效果最显著的艾滋病治疗方法之一,其中“组合”的策略与调制鸡尾酒过程类似,故被称为“鸡尾酒疗法”。自1996年在已开发国家使用以来,有效降低了艾滋病人死亡率。

基于他首创鸡尾酒疗法的卓越贡献,1996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评价他是为人类对抗艾滋病扭转乾坤的真正英雄。

2002年,何大一以1美元象征性的价钱,把他与艾伦戴蒙德中心所拥有的疫苗制造专利技术转移给中国政府,以支持对中国内地艾滋病防治事业。他介绍,有些疫苗已在云南等地批量制造,未来可望减低中国艾滋病患者的治疗费用。

何大一说:“鸡尾酒疗法发明以后,很多科学家将它带到了非洲、泰国等艾滋病疫情严重的地区,我也去过非洲,但我的背景更自然地把我引向了中国。”

2003年他发起和领导了“中国艾滋病防治行动”(CAI),致力于减少艾滋病的破坏性与蔓延,集中资源和合作机构的专门技能,持续努力抵抗艾滋病对中国社会和全人类的侵蚀。此前,艾滋病病毒呈阳性的母亲向婴儿传播艾滋病的几率达35%。何大一的“中国艾滋病防治行动”开始以后,几率降低至1%以下。2007年,他又与清华大学合作建立“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任中心主任,为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不仅如此,何大一还牵线搭桥,积极与美国盖茨·美琳达基金会联系,请他们赞助篮球明星姚明、约翰逊拍摄艾滋病公益广告,该片2004年底在中国的电视台播出。“片中提倡消除对艾滋病人的歧视,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何大一深感欣慰。

在何大一的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有近三分之一的研究人员来自亚洲,特别是中国与印度。从这个研究中心走出去的科学家把关于艾滋病防治的最新成果带到了包括中国的世界各地。何大一说:“我很欣慰地看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地艾滋病研究机构的负责人都是我的学生。”

目前,何大一的研究中心正在全力以赴地试制疫苗以抵挡艾滋病的流行。他一直致力于以抗体为基础和长期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提前预防,制止或减缓艾滋病疫情的蔓延,共同帮助解决艾滋病在中国蔓延的危机。

期待带来压力 与艾滋病的战争还未结束

何大一以他卓越的科学贡献获得了很多荣誉勋章和奖项,他是美国13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其中包括斯沃思莫尔大学,塔夫茨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杜兰大学,纳塔尔大学和清华大学。他也是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及哈佛公共卫生学院毕业典礼的发言人。他获得了恩斯特荣格医学奖,纽约市长颁发的科学与技术卓越成就奖,施贵宝奖和赫司特美罗德国医药公司奖。

何大一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名誉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名誉教授,香港大学名誉教授,武汉大学名誉教授,复旦大学名誉教授。他还被选入加洲名人堂。

与此诸多殊荣如影随形的还有压力与质疑。何大一坦言:“当各种荣誉将他推向前台,也同时将我置于压力舱中。由于鸡尾酒疗法的发明,很多人以为艾滋病从此即被攻克,但事实上,艾滋病感染人数还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何大一说,“过高的期待给了我无穷的压力,我们只是赢得了一场战斗,战争还没有结束。”

从1981年,开始接触艾滋病病毒,何大一已经坚持研究这个病毒30多年了,“鸡尾酒”疗法虽然不能完全治愈艾滋病,但它是目前阻断艾滋病进攻的最有效的办法。尽管如此,何大一并没有躺在荣誉上,而是从未停止过疾步前行:“每年还有200多万的新感染者,所以我不觉得我们已经赢了,这个病毒是很小,但是它真的很厉害,变得很快。”

HIV疫苗新突破

2014年3月,何大一在《科学》杂志发表了其实验室的最新突破——长效型抗艾滋病药物GSK 744LA的研究。这种药物注射进人体后,可维持3至4个月药效,能有效帮助高风险人士降低感染艾滋病机率,有望成为艾滋病疫苗问世前的过渡方案。2014年11月,GSK 744LA已准备进入第三期临床试验。

这个新药物能够抑制HIV编码的一个关键酶——整合酶的作用。HIV在接触人体细胞的时候,首先利用表面的蛋白侵入细胞内,随后用逆转录酶将自己的RNA逆转录为DNA,接下来便由整合酶来协助这些DNA整合入人体的基因组;这之后,这段DNA开始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和工具,大量复制病毒的RNA和外壳蛋白,在完成组装后裂解宿主细胞,进行下一轮更大的感染。抑制了整合酶便可阻止随后发生的病毒大量复制,有效地将病毒“扼杀在襁褓中”。

GSK 744的两个“奇妙的特质”使得它效力更加持久——可溶性差,并且代谢周期长。这使得研究者在注射其纳米悬浊液时不用太考虑浓度上限,而能提高单次注射的给药量;同时,较长的代谢周期也让它在体内停留得更久。

研究者们对八只猕猴注射了两次该药物后,每周对它们的直肠“接种”一次嵌合猿猴/人免疫缺陷病毒(SHIV)——一种结合了部分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基因组和猴免疫缺乏病毒(SIV)基因组的病毒——并实时监测它们是否被感染。八周后,实验组的个个健康,对照组的却无一幸免。为了测试新药到底有多持久,研究人员又对12只猕猴进行了注射,等待一周后开始周行一次的直肠接种,直到它们不幸被感染为止。结果发现效果平均持续了10周——相比起PrEP的一天,GSK744药效之持久简直像是开了挂。

何教授在文章中补充说,由于猴子对该药物的代谢更快,它在人类中的有效时间应该更长。不仅如此,他们也补充实验证实了该药同样能预防阴道感染。

自艾滋病在上世纪80年代被传播开以来,对预防HIV药物的研究一直未能成功。除开血液传播外,无防护的性行为,尤其是肛交(直肠比阴道更容易破损),一直是HIV传播的重要途径,而该项持久有效抵御直肠HIV感染的药物,无疑是人类消除艾滋威胁的一道曙光。

忠实做人 坚定信念

何大一说:“艾滋病毒很复杂,变化很快。未来十年内,还不可能会有疫苗,我们需要更多的基础科学研究来帮助我们认识它。”即使这个病毒根本没有办法治愈,何大一还是会选择将自己的全部都奉献给这项研究。“我已经60多岁了,再做30年的研究我想不可能了,可是我最少还可以做10年的时间,我会继续研究这个问题。”

在科研过程中失败和困难是家常便饭,是常常会遇到的事情,“但是一定要坚持,一定要对于目标许下最坚实的承诺,就是‘一定要’的精神。”何大一从没有因为失败和困难动摇过,“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时代的影响、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和受到长辈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忠实地做自己,坚持自己的信念。”这也许就是30多年支撑何大一的医学精神与研究信念。也是这样坚定的信念,让艾滋病毒在他面前止步不前,难以蔓延。

何大一认为,艾滋病问题的最终解决不仅是科学家的责任,也需要社会大众、传媒、企业界和政府的共同努力。社会大众需要提高科学素养,知道如何预防和应对艾滋病,传媒则是科学家和大众沟通的重要管道。企业界在新药物的研发和制造中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而政府在应对像艾滋病或埃博拉这样大规模灾难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

何大一说美国有句谚语,垂在树底下的水果往往是最容易摘的,而必须爬到果树更高的地方才能享受到甜美的果实。科学界在推进的艾滋病研究,就是一个不断攀登摘取果实的过程。这个过程当中一定会碰到更多挫折挑战,但我们一定要坚持,要对人类能力有基本的信念。他认为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必须拥有热情,保持好奇心,勇于尝试,做好准备,独立思辩,谋定而动,勤奋不懈,追求卓越,坚定信念。这些也是所有成功人士共有的特征。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