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虚高问题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痛点,也是医改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多年来中国一直在试图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却难以取得质的飞跃。去年年底发改委提出要放开药价管制,至今尚未看到政策落地。医药价改之路究竟还要走多远?
药价虚高让民众感觉看病贵,这一问题不解决,难以让患者满意,就没法给说医改取得成效了。我国的医疗服务价格是国家发改委负责。2014年11月,发改委公布了《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打算从2015年起取消药品最高零售价,然而这一方案并未按照预计的时间落地。从目前情况来看,发改委的改革方案似乎有停滞之感。
虽然国家卫生计生委用力的方向在于药品价格谈判方面,不同于发改委的方案。然而,卫计委在药品价格谈判方面的一些举措,也遭遇了很多的批评意见,甚至被指“法外设权”。尽管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5年将取消绝大部分药品的政府定价,但改革这条路究竟怎么走,很多人心中没底。
药价虚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回扣问题。而药品回扣,医疗腐败的背后则是体制机制的漏洞和弊端。从治理腐败角度审视药价问题,当然是一个角度,但是其背后的体制机制如果不改变,即便市场环境改善,药价问题也未必能如愿解决。
也许有人认为“以药养医”是药价虚高的重要原因,提出医药分家,并认为这将是未来药改的重要一环。其实,“以药养医”体制好破,医药分家也不难实现,但是单纯地从药改角度来看医药分家,难以真正有结果。体制不便,医药强行分开,又会如何?医院可以实现“以医养医”吗?医院方拥有“处方权”,在医疗体制未能深刻变革的背景下,这一权力或会因为医药强行分开而有异化的可能。目前,政府与医院的权利问题未能厘清,一线医生的收入缺少制度性的保障,这些都是“以药养医”长期存在的背景性因素。
医改已进行多年,亦在局部上有成绩,但此方面需要看到更多的改革成果。在医改未有更明显成效之时,单靠药改单兵突进,困难重重自是必然。或者说,在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上,药价改革没法替代医改。因此,药改当与医改齐头并进才行。
医疗领域的各种改革,涉及的问题较多。太多的既得利益群体会在各个方面阻击改革,形成拉锯局面。药品价格的市场化,以及药价形成机制方面的改革都是必要的,但不是全部。医改仍在半途中,这影响了药价改革的进度。而医改的踟蹰,有各种利益协调之难,更有利益受损者的拼命阻击。
在某种意义上,医改、药改的状况是今天中国整体改革事业的一个缩影。改革的路上必然充满曲折和徘徊,但是,我们需要坚持往前走。就方向而言,药价虚高的问题迟早是能解决的,这也正是希望所在。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