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男护士加入了护理队伍。扎针输液、包扎伤口、心理安抚……这些女护士能干的细致活,他们干得也很漂亮。特别是精神病等专科医院里,男护士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称得上“香饽饽”。您是否联想到了电影《飞越疯人院》:酋长从不讲话到讲话,主人公带着一群精神病人集体出逃……电影是艺术作品,下面我们一起走近青龙山精神病院的男护士群体。
精神病院里的男护士优势多
在精神病院,相比于女护士,男护士优势很多。“男护士力气大、耐力久、精力更充沛,更受病人欢迎。”南京市青龙山精神病院院长王明忠说,不仅如此,男护士面对突发状况时更沉着,能以更冷静的态度应对。
该院“十佳护理明星”曹志树说,去年春天,有个病人在吃早饭的时候,突然将一盆热粥从头到脚浇到他的身上,还不停地冲着他笑。“幸亏稀粥不是滚烫的,烫得不算严重。”曹志树说,当时他并没有批评这个病人,而是等病人病情稳定了一些后,又端了一份早饭给病人吃。
“去年上夜班,一名癫痫病人病情发作,突然从身后抡起拳头,对我头部狠狠打了一拳,当时我就晕倒了。幸好是我,要是女同事碰到这样的情况,后果就更严重了。”男护士李正兵说。如今,经过8年磨练的李正兵已升职为该院一名护士长。
青龙山精神病院有1340多名精神病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
在这里,男护士经常能起到女性起不到的作用。他们之所以受病人欢迎,还在于男病人有了难言之隐,更愿意与他们交流。
“上个月有个男性病人不小心尿床了,不好意思跟女护士说,就找到我,希望帮忙解决一下。”曹志树说,他就悄悄地帮老人换了干净的床单,并答应他会保守这个“小秘密”。
据了解,青龙山精神病院有273名临床护士,其中21名是男性,“我们护理部有7对夫妻是‘内部消化’的,其余的已婚男护士其配偶大多是民政福利单位‘知根知底’的同行。”李正兵笑言。
“无论是养老行业还是服务特殊人群,护理职业前景很光明。年轻人安家后,心也会留在院里,无论对院里的长远发展还是他们的成长都是有好处的。”王明忠表示。
男护士们的日常
看起来,精神病医院与普通医院没有太大的区别,病房连着活动室,有些病人在聊天。除了有些人对护士的招呼不理不睬,大部分人看不出太多异常。
精神病人只是比正常人多一点问题的普通人,他们中也有很多是高文化、高素质的,在病态之外,还有某些方面的才华。
护士一天的工作,时间大多用于巡视病房。特别是夜班,从凌晨12点到早上8点,每半小时要巡视一次,看病人睡得好不好。
有些人睡不着觉,晚上就兴奋,大吵大闹,可能是环境因素,也可能是心理因素,要尽量帮他们解决,陪他们聊天,甚至哄他们睡觉,睡得好对他们的病情有缓解。
他们是有感情的,护士对他们怎么样,他们能感受得到。做一个好的精神科护士,最重要是和病人的沟通。坚持每天和他们打招呼、微笑,病人会信任你,配合治疗工作。
不过也有些病人,和他怎样沟通都不理会。对他微笑,他认为是有所企图。还有些人不喜欢讲话,你和他讲话他会觉得烦躁。因此,每个病人有什么特点他都要清楚,才有利于对他们的治疗。
几乎每个月都有精神病人企图逃跑。还有人擅于伪装,假装成安心住院,寻找机会逃跑的事情。真人版《飞越疯人院》也曾上演。
在危险关头,总是男护士冲在前头。男护士们被病人挨打,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一位男护士说,内心最难受的是,病人发疯时去按手按脚,他会朝自己脸上吐口水。
对此,作为护士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实际上,医院的男护士们大多有一副好脾气。
作为精神科护士,除了要愿挨打,还得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比如吃药,就是护士和病人斗智斗勇的时候。
每天四次的集中吃药时间,护士们要看着病人把药吃下去,还要让他们张开嘴,看看是不是真的吃了。
有些病人抗拒吃药,会想方设法把药藏起来。有的人口舌很灵活,会将药藏在口里,假装吞了下去。有的病人用一杯深色饮料送服,将药藏在饮料内,也有人吃完后偷偷去吐掉。冬天时穿着厚厚毛衣,有的病人在吃药的一瞬间将药掉到袖子里。
有些病人还会讲假话。比如他说不担心什么,但神情却是警惕的,左右打量。有些人是不安心住院的,他们会在门前徘徊。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他的讲话的神态来分辨。有些病人是违拗型的,叫他往左他偏往右,就要注意劝导的技巧。
精神病人都不愿意住院的,不过想逃跑一般是对医院的管理不满。实际上,现在医院管理人性化很多,常常调查他们的诉求,尽量满足他们,多组织活动让他们参与,增加丰富的菜式,还邀请亲人参与活动,增加探视,很多都在逐步改善。
真实版的《飞越疯人院》不像电影,有些病人有自残行为或者伤害他人的行为,逃出医院失去约束将会非常危险。”
当我们对某些事物无知时会有误解、恐惧。精神病人和精神病院,就是其中之一。
做精神科男护士最大挑战是情绪控制,当遇到病人打骂时,要有足够的忍耐性。而最难过的,是自己精心护理过的病人,出院几个月后又回来了。不能根治,病情复发是对他们最大的困扰,最不希望的是再看到他们回来。
帕斯卡说:“人类必然会疯颠到这种地步,即不疯癫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癫。”不知道,那些病情反复复发的精神病患者,是不是被那个对疯子的世界缺乏了解和体贴,却自认为“正常而不疯癫”的社会一次又一次的误解和恐惧,送回到精神病院来的。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