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走出体制的探索步子越迈越大,这两天广东的医生工作室正开的火热,那么,去年初北京倡导的在职医生开办私人诊所到目前为止进展如何?究竟有多少公立医院医生会真正“走出来”自己开设诊所呢?在职医生开办私人诊所会不会也形成一种气候呢?
此前北京市卫计委提出,鼓励在职医生开办私人诊所,以缓解看病压力。同时给出对于可以开办私人诊所医生的条件:医生必须是副高以上职称,并在该技术职务上连续任职工作2年以上;身体健康,在本单位能完成诊疗任务,不担任行政职务等。
北京市卫计委官员表示,北京市支持医疗机构开展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医生区别聘用合同及薪酬待遇等改革探索,鼓励非全日制医生以固定时间到基层和其他医院兼职工作,激发医生为更多患者服务的动力。那么,这个政策是否吸引了医生呢?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在职医生开办私人诊所还不太普遍。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的医务处主任认为,体制内医生业余开诊所不太现实。
一名医生说,能开办私人诊所的医生都实力较强,或是科室的或国内学科的带头人。揽“私活”并不困难。
“对于这些有名气的医生,无论他们的时间、精力还是经济条件,其实并不需要自己开立诊所等病人。”上述医院医务处主任说,其实长期以来很多民营医院也会邀请知名医生利用业余时间坐诊,而且开出的诊疗费比公立医院高出很多,但很多医生还是没时间。他认为,“这些医生自己开诊所的动力都不大,因为他们并不需要自己等患者。”
而对于多数一些名气不大或者资历不高的医生,他们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在医院出门诊,“工作排得很满,现在大医院要求周末也要有门诊,他们的工作量就更大了,所以不可能再有精力和时间在业余开自己的诊所了!”
综上,公立医院在职医生利用业余时间自己开诊所的动力其实是不足的,有可能的则是医生自愿从公立医院离职创业开诊所,相当于从体制内跳到体制外,这种情况其实早就存在,而且最流行的时期并非是近几年。
其实,医生想要的是一个能展现自己能力的平台。很多民营医院现在也不直接招募全部医生,而是采取“引医进院”的模式。这个方式倒是可行。
有业内人士认为,社会资本办医其实可以与公立医院完全不同,你只需搭好台子为专业医生提供好就诊条件就行,而并不需要直接招募全部医生,相当于“引医进院”。
一直以“急诊女超人于莺”名称活跃在微博上的前协和医院急诊科医生于莺也表示,“政府是否考虑出台一些更切实可行的举措扶持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比如将那些运营不够顺畅、不够活跃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向社会资本开放,允许个人承包社区卫生服务站,这样可以很大限度上降低私人办医的成本。”
“医生其实最希望的是别人搭好平台,自己只需专心看病人。”一位医务工作者说,民营医院搭起的平台或许会成为公立医院医生自主创业的更实际归宿,这相当于是把社会的资本与医生的技能各取所需的结合了起来。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