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工作室的出现可以说为实现医生自由执业带来了一个大好的契机。在此医生不仅可以树立自己的品牌,还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让很多想“走出来”的医生跃跃欲试。然而医生工作室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对于这个新兴事物,我们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近日,广东省的一些医生先后成立了私人医生工作室,为医生走出自由执业第一步,发挥自身价值,创造了更多的空间,有可能引发热潮。
医生工作室之所以受医生的到热捧,是因为医生工作室更多的是一种个人行为,并非单位之间的利益捆绑。在这个平台上,医生拎包即可工作,也无需考虑成本、运营等问题。而且医生工作室目前只提供咨询和诊断业务,相应的治疗仍由医生所在医院提供,不会减损医生所在医院的利益收入,容易得到医生所在医院的同意、认可和支持。
但是,在开办医生工作室时,有一些潜在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注意,并妥善处理。
首先是医生工作室的法律主体地位和法律责任如何确定。例如,如果医生与患者在医生工作室发生纠纷,那么相应的法律责任将由谁来承担?是由医生本人承担所有法律责任,还是由工作室承担,或是由包括医生在内的全体工作室成员承担连带责任?这些问题都需进一步研究。
据了解,目前已经挂牌的医生工作室或是以合作共赢关系落户在民营医疗机构中,实行独立运作,或是设立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如果医生工作室涉及法律纠纷,其在诉讼中的主体地位将影响到医生工作室今后的发展。按照国外的经验和国内一些学者的理解,医生工作室具有独立性,虽然目前一些关于医生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规定医生无需经第一执业点同意即可多点执业,然而一旦涉及法律纠纷,医生工作室是否构成民事被诉主体还需要进一步明确。
第二是医生工作室与医院在利益分配上的问题。我们刚才虽然提到医生工作室容易得到医生所在医院的同意和认可,但是毕竟医生最终还是由医院管理,如果医生参与工作室时间长,参与人员多,医院势必会不满意。
目前医生工作室尝试的重点在做好品牌方面,并没有与医院就今后的利益分成进行法律约定。如果日后医生工作室和医院在民事关系上出现争执和纠纷,将直接影响医生工作室的定位和发展。因此双方在利益分配上的地位和权限也需要应尽快明确。
第三,医生工作室如何在公益性和营利性之间寻求平衡。目前医生工作室提供咨询和诊断的时间可以是医生在医院的出诊时间,也可以是医生的业余时间。虽然这种弹性时间安排有利于发挥医生工作室的积极性,但是有人认为这也会造成患者就诊上的隐性不平等。另外,目前已经挂牌的医生工作室,其收费标准从500元~2000元不等。毫无疑问,医生工作室的设立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医生的服务价值,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特需人群提供多元化服务。从理论上而言,医生工作室既可以是营利性的,也可以是非营利性的,其选择取决于组建医生的价值取向。
因此,应构建相应的制度机制,促使医生工作室在保证医生劳动价值的前提下彰显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在提供更加私人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同时,也应在公益性和营利性之间寻求平衡。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