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共同决策 你准备好了吗?
2015-06-19
569

目前的医患关系有点让人心焦,根源除了体制上的问题还有就是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病人进了医院有被任人宰割的感觉。如何解决呢?国外有一种提法叫医患共同决策,充分尊重病人和家属的意愿和价值观,给他们对治疗措施做出自己选择的权力。国外的研究发现,医患共同决策可以提高医疗的依从性,患者的满意度,从而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为何进行医患共同决策?

医生是医疗的实施者。虽然医生掌握了科学技术,但并不掌握科学的全部规律。科技是不断进展的,医学的科学性也是有限的,因此,医生所给予患者的治疗有着相当的不确定性。换个角度说,医生应是有知识、有经验的医疗的建议者和实施者。

患者是医疗的接受者,同时也有统筹和支配自身生命资源的权利。治疗中,当患者面对医学不确定性的时候,除了作为冰冷的技术的接受者以外,他的主观体验、社会境遇、情感角色等应在医疗决策中得到应有的尊重。

医患共同决策是指医生告知患者治疗方案的疗效、益处以及风险;而患者则告诉医生他对疾病以及相关风险的看法和疑虑;最后,医生启发患者对医疗过程中的诊治等相关问题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

医患共同决策的实质是加强医患合作,让患者参与到自己的医疗决策中,在医疗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不是新的名词,而是一种新的观念,也必然成为一种新的行为模式。医患共同决策是医患双方共同追求圆满人生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艺术性的心路历程。

医患共同决策的过程是有依据的取得理解和共识的过程,因此它是成果共享的过程,也是风险共担的过程。医患共同决策是一种新的医疗文化,也是一种新的社会行为模式,它将使目前主要由医生决策、患者只是被动告知的局面有所改变。

要实现共同决策 医生需具备什么?

要实现共同决策,医生须有坦荡开放的心态,须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这就要求医生尽可能掌握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如果文献读得不够,就很难摆出客观的证据。同时,医生也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及清晰的表达能力。现今的医学远没有达到数字化的阶段,决策的过程需要医生对患者的病情、社会情况、心态以及患者所属群体的特征等因素综合判断后提出建议。对于患者来说,也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一定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

正所谓“信者为医”,得到患者的信任是医生最大的荣誉。在医疗工作中,只有彼此信任,才能做到诚心沟通,才能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心理动态及患者的顾虑。

“医者,诚也。诚者,心也!”唯诚心正意,方能窥医中之一二妙境。当患者对自己的治疗做出不恰当的选择时,医生要切身为其着想,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打消他们的顾虑,为其采取最恰当的施治计划,解决病痛,成为一名仁医。因为只有怀有仁心,才能在医疗道路上一路驰骋。

目前在国内,医患共同决策仍未引起更大的关注和重视,其并未成为临床实践的标准流程。在影响医患共同决策实施的众多因素中,有以下两方面突出问题。一是,多数患者仍保持着传统的观点,认为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占支配地位,只有医生和护士才能做出最佳的决定。二是,现有医疗体系的运作固守着既定的诊疗模式,并未鼓励医生与患者之间进行互动。有效地减少医患纠纷,营造健康和谐的医疗环境,应该调动社会、医务人员、患者三方面因素,促进医患间的有效沟通,号召医患共同决策。

作为当代中国医生,应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医患共同决策策略,使我国明天的医疗环境更加和谐健康,为人类健康事业树立一块新的里程碑!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