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义”女乡医:为乡亲解除疾病我很幸福
2015-07-10
361

在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城关镇有这样一位侠义女乡医,高挑的身材、利落的马尾,身上的一袭白衣,以及诊所药架上摆满的药品,几十年如一日,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手中的几根细针,诠释着急人所急、救人于危难,这就是王冬梅。

“穷”与“富”

王冬梅自幼家中贫困,母亲也常年有病,这使她从小就立志当一名医生,希望将来能为母亲和更多的人治病。之后刻苦学习,毕业于滨州医学院,自谋职业当了一名村医,多年潜心研修医术。

据悉,20年前毕业于滨州医学院的王冬梅,酷爱针灸,因成绩突出而获得了在本校附属医院实习的机会,是同学中的佼佼者。但从小在农村长大、对于农村缺医少药状况深有体会的她,毅然选择了当一名村医,为方便救治村民,她坚持上门问诊。

现在的王冬梅已经成了城关镇远近闻名的乡村医生,但仍没有放弃自我充电。自2007年开始,她每年都自费到北京、济南、湖北等地进修学习,先后师从李义凯博士、邱亚昌教授、胡超伟教授等人。“赚的钱,很多都交了学费。”王冬梅笑着说。“但是把钱花在这上面值,这样更多乡亲的病就都可以更好的方法治疗了!”

几年来,有太多的患者为她送来锦旗。“墙上的大玻璃,你们手中拿着的名片,都是患者给我做的。当时这些患者没有钱,我就没有收他们诊费,如今好几年过去了,我都快忘记了,他们却突然给我送来了礼物。”王冬梅说。

王冬梅始终相信,无论生活贫困与否,都要让自己精神富裕。她希望自己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能将温暖传递给每个人。

“稳”与“急”

2014年12月的一天,王冬梅去朋友家串门,路过解庄村时迎面遇到一个出殡的队伍。忽然,出殡人员中的解国宝因为悲伤过度晕倒了。王冬梅看到后冲了上去,边掐住解国宝的人中,边用随身携带的器具为她针灸,在这个期间,她还要安抚周围人的情绪。解国宝醒了过来,她害怕再出意外,就没敢离开,结果不一会儿,解国宝又晕了过去。王冬梅再次施救,反复了四五次,最后掐人中穴已不管用。王冬梅便拿出随身携带的小刀给他的手指放了血,人终于救过来了,她却悄悄消失在人群中。后来,经多方打听才知道恩人是王冬梅。

时时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有一次,家住陵城区义渡乡孙油坊村的付书芬腰腿疼痛得难以忍受,但当时付书芬的孩子才五个月大,家里还有70多岁的老人,那天又不巧下了大雪,付书芬实在是难以前去诊所治疗。天冷路滑,付书芬想她一定不会来了,于是就让丈夫开着三轮车去接。没想到丈夫刚走出不远就碰上跌跌撞撞赶来的王冬梅。此时的她脸被冻得通红,那一刻,付书芬感动得热泪盈眶。“病人的疼痛,作为大夫的我,是最了解不过的了。”王冬梅说,“所以这事不能拖,再大的雪能去也得去。”

“幸”与“福”

“王大夫,孩子的胳膊脱臼了,你赶紧给看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带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着急地找到王冬梅。“不用急,我看一下。”王冬梅握住孩子的小手温和地说,“哪里不舒服?让阿姨看一下。好了。”“这就好了?”孩子的奶奶惊讶地问。说着,她轻轻一拽一推,孩子就没事了。“好了!好了!”小女孩摸着自己的小辫子说。“哎呀,走得急,没带钱呢!”孩子的奶奶窘迫地搓着手说。“不要钱,举手之劳。”王冬梅微笑地说。

像这样的事儿,在王冬梅的诊所里天天都有,难怪周围的群众都夸她有着菩萨心肠。而王冬梅总是笑着回答::“我是医生,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职,更何况你们都是我的乡里乡亲。能为父老乡亲解除疾病的痛苦,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乡村医生意味着医生、护士、护工一肩挑。图的是什么,既没有高的收入,也没有政治地位,所凭借的只是一个人的良心,一个医生的道德。王冬梅始终坚信,一个人的幸福不在于多有钱有势,而在于对社会的奉献。王冬梅所诠释的幸福观,并非石破天惊,而是细水长流。她正在不断用自己的医术,延长着身边每一位患者生命的“经度”,更在用一腔热忱的侠义精神,感染并拓宽着每个人内心的“纬度”。

(环球医学编辑:张帆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