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领域“塌方式”腐败案震惊全国
2015-07-22
325

2014年,安徽16家公立医院“塌方式”腐败曾震惊全国。近日,河南省纪委通报了6起涉医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再次震惊国人。医疗领域腐败为何如此触目惊心?塌方式腐败折射医疗改革失灵!

河南通报6起涉医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件

1、河南省卫生厅原副巡视员赵连洲违纪违法案件

赵连洲在担任河南省全民健康促进会健康用品行业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期间,违规将12余万元的企业保证金用于其儿媳何某购房;在担任省卫生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处处长期间,擅自超越职权、违反规定,为多家企业办理食品卫生许可证,收受、索要他人财物共计41余万元。2015年5月赵连洲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

2、河南省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副院长蔡聚雨违纪违法案件

2007年至2014年,蔡聚雨在担任河南职工医学院院长和河南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期间,经常参与赌博、数额较大,严重违规违纪;借春节、中秋节、父母生日、住院、母亲去世、外出学习之机,违规接受礼金195.7万元人民币、3000欧元;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在安排工作、协调关系、就医转院、承接工程、销售医疗器械等方面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贿赂261.45万元。省纪委监察厅给予蔡聚雨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所得,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3、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姚红枝违纪违法案件

姚红枝利用担任省地质医院总支委员会书记和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的职务之便,在医院采购医疗设备过程中,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390.2万元,严重违反党纪国法。省纪委监察厅给予姚红枝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所得,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4、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副院长兼总会计师谢社林违纪违法案件

2005年至2013年,谢社林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人员招聘、医用耗材、设备采购过程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多次收受他人财物,共计55.5万元人民币、6万欧元、金条一根、5000元购物卡。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给予谢社林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2014年12月谢社林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5、许昌市建安医院原院长、党委副书记郭春生贪污、收受他人贿赂案件

2010年至2014年,郭春生利用职务之便私设“小金库”,并将其中61万元公款据为己有;采取虚列支出、虚开发票的方式套取公款25万元;在医院综合楼工程招投标和建设过程中,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40万元;收受药品企业和销售人员回扣款90.8万元。许昌市纪委监察局给予其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2014年12月郭春生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

6、汤阴县韩庄乡卫生院原院长张彦春违纪违法案件

2011年至2013年,张彦春在任韩庄乡卫生院院长期间,擅自决定与汤阴县血管病研究所合作,违规套取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造成经济损失94余万元;利用职务之便,为汤阴县血管病研究所谋取利益,多次收受他人财物,共计4.82万元。2014年3月张彦春因滥用职权罪、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河南省纪委认为,涉医领域成为腐败“重灾区”,暴露出部分医疗卫生单位对严明纪律规矩、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重视不够、抓得不严、措施不力;少数单位党委、班子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缺失,对个别重要岗位主要领导监督管理不严;药品、医疗器械招标采购制度和管理监督机制存在监管黑洞和管理盲区。针对涉医领域腐败问题,省纪委表示将保持整治的高压态势,并明确提出三点要求:

落实主体责任。各级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和涉医领域各单位党组织要按照省委“主体责任落实年”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制度建设,支持查办案件,推行源头治理,严格监督管理,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严明纪律规矩。要按照省纪委关于开展全省督促涉医领域落实主体责任、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部署,加强对广大从医人员党纪党规的教育,抓早抓小,持之以恒抓好医疗卫生“九不准”等行业纪律的贯彻落实。

从严追责问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坚持“纪在法前”,抓大不放小,严肃查处在工程建设、医药产品、设备、耗材采购中索贿受贿等违纪违法行为,重点治理收受红包和吃回扣、违规非法接受捐赠、借集中配送形成垄断等问题,保持高压态势,形成有力震慑。对查处的典型案例要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对发生重大行风案件和不正之风长期滋生蔓延的地方和单位要从严追究有关领导责任,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塌方式腐败折射医疗改革失灵

作为医疗卫生体制的核心制度,院长负责制的本义在于下放权力,扩大医院的自主权,提高为民服务的效率。问题是,在一些地方,医院院长的权力独大,集用人、财务和重大事项拍板权于一身,说一不二,其受到的监督和制约却几近于无。既然院长负责制成了“院长独裁制”,那么各类药企、医疗器材供应商、基建工程承建商将公关的目标锁定院长,也就可想而知了。上梁不正下梁歪,院长如此损公肥私,也就怪不得下面医生有样学样,频频出现腐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些年,我们在持续推动医疗领域改革,相关部门也一再表示,医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从此前安徽出现的“塌方式”腐败到如今河南医疗领域再现大面积腐败来看,昔日引以自豪的医改成绩,无疑会失去应有的光芒,说得直白点,“塌方式”腐败背后恰恰是失灵的医疗改革。试想,倘若医疗改革彻底、深入,又岂会出现如此大面积的贪腐?

面对医疗领域“塌方式”腐败,当务之急显然是深刻反思当前的医疗改革,不能再停留在对制度表面的改革,不能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从根本上释放市场竞争活力,强化对医疗领域的监督和约束,让监督、审计等法治手段常态化。只有规范和约束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行为,医疗改革才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