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陪伴家人成为医生承受不起的奢望
2015-08-05
552

导读:医生们,你们是否每天检查患者的身体而无暇顾及自己的健康?你们是否每天超过8小时工作制而很少时间待在家中?你们是否每天写不完的病例而忽略孩子的作业?陪伴家人成为医生承受不起的奢望了么?

工作和生活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件事,两者相辅相成。当工作和生活能相互平衡时,往往能相互促进,提升工作和生活的整体效率和质量。但很多时候,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让我们不得不过多的顾及了工作而忽略了生活。

医生就更是如此。根深蒂固的白衣天使形象和救死扶伤的大爱理念主导着中国医生的行为。大爱面前,小爱难保。脱去白大褂的医生同样也是一名普通人,有着自己的家庭。而太多医生长期一心扑在工作上,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对于过于繁忙的医生而言,生活和工作不应长期处于失衡的状态。

医生太“忙” 陪伴家人成奢望

“2014年中国医生执业状况调查”询问了超过7000名医生。其中,九成以上的人表示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26%的人工作时间为10~12小时,13.5%的人每天超过12个小时都在工作;八成医生没有双休日的概念,一周7天里,53%的医生需要工作6天,29%的医生需要7天连续工作,全周无休。在他们写下的留言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就是“累”。一名曾在急诊一线工作5年的医生感叹道:“至今只要听到某种电话铃声,我仍然倍感紧张。”工作时间一长,陪伴家人的时间自然就会压缩。

忙门诊、忙手术、忙教学、忙科研、忙论文、忙着出席各种学术会……“忙”已经成为大医院医生工作的常态。一位正在美国学习的医生子女这样描述自己在某部队医院担任副院长的父亲:“他几乎是为了工作放弃了与我相处的全部时间。”“不仅家长会没有去开过两次,寒暑假更是没带我出去旅游过一次,连我过生日,如果他值班,也很难按时回来。”

有位临床医生曾通过12320卫生热线向儿童医院发来投诉:“我也有子女,为什么七八月时我不能休假带孩子出去旅行?”当投诉被转到院长处时,院长也颇感无奈:“作为医生,既然选择了这样一个救死扶伤的行业,就应该对患者的救助责无旁贷。”尽管同样作为父母,可以理解这位医生的苦衷,然而院长只能选择回复:“作为医生,只能为了救治更多的孩子,而放弃陪伴自己孩子的时间。”

“多休息,保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这些都是医生频频叮嘱患者的话,却与他们自己相距甚远。这似乎也成了我国整个医生行业面临的问题。

前段时间,一名31岁年轻有为的医生还不幸因过劳在岗位上逝世,未婚未有子女,只留下身在老家的二老。难以想想两位老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心情。这位医生平日里不是学习补充知识就是在医院看护患者,一直没有时间回家看看。想等到有了成就的一天再让老人过上好日子却是没能实现。

医生勤奋、忠于职守的工作态度令人尊敬,但是过度劳累和无法平衡工作和生活则是坚决不能提倡的。医生的“忘我”决不能到了不顾及家人的感受和自身健康的地步。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对医生也同样没有例外的理由。医生们在对患者负责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自身角色的全部。大夫也是丈夫,是父亲,是儿子,医生需要有更多的时间陪陪父母、家人、儿女。生活不易,更需且行且珍惜。

医生工作强度大时间长的原因

1、医疗资源不足且严重失衡

医生劳动强度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医疗资源总体不足且优质医疗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目前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形同虚设,大多患者都喜欢往大医院跑,就连普通感冒也要去三甲医院,导致大医院医生每天看100多个病号是常情。每天那么多病号,能不超负荷长时间工作吗?医改已经进行了多年,这种现状始终要改变却又始终未得到改变。这种局面值得医改的管理者们深思!

2、医生面临多方压力,工作时间缺乏法律保障

患者多、医患关系紧张、社会、医保和医院管理者对医生的工作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多年体制形成的方方面面的矛盾最终全部汇集到了一线医生身上,形成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在这种高压力下,很多医生就连基本的吃饭和睡眠时间都不能得到保障。有时候一台手术下来十几个小时,还没休息就会有另一台手术等着,累了就趁着休息间隙打个盹,饿了方便面解决。即使生病了,也不敢请假,因为请假了就得让同事承担自己的工作负荷,于心不忍。

去年,法国医生因为每周工作时间60小时罢工要求工作时间48小时。相比之下,中国医生的工作量要大得多。一般住院医生每周工作时间约64--88小时(不包括周末查房、开医嘱、随叫随到、急会诊等时间)。外科医生工作时间更长。门诊医生每天门诊量若按60计算,需要每8分钟接诊一个病人(不包括上厕所、喝水的等时间)才能保障每天工作8小时按时下班。遇到疑难患者、加号等情况,加班是常有的事。

中国是否急需一部法律对医生的工作进行限时、限量?这似乎不仅仅能确保医生的健康,同时也是患者得到足够时间的诊治和关爱的保障!

3、现实中的不进则退

由于医学知识更新较快,逼着医生在临床工作之余还要看专业书籍、文献,写论文,投标书,做科研,参加学术会议。继续医学教育(CME)是每个医生终生的必修课。医生需要不断保持和掌握最新的诊疗方法。特别是目前对临床医生的考核、评价和职称晋升体系,不仅要考核医生的实际诊疗水平,即临床能力,还要有科研和SCI论文。这让许多医生苦不堪言。在这种激烈的医生之间的竞争中,要想继续自己的行医之路,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挤出时间来学习新的理论、新方法、做课题、发表论文、晋升职称、涨工资.....已成为医生无法避免的生活节奏。因此,改变现行医生的评估方式,建立新的更加实际的薪酬、晋升评价体系已经成为当今医改势在必行的重要举措。

别让陪伴家人成为医生承受不起的奢望

医生陪伴家人时间少在许多国家都存在,只是中国医生的处境更差。最近,Medscape访问了近百来自美国各地的医生:如果生命为时不多,你还有哪些心愿想要完成?你还有多少想做而未做的事?多陪家人成了许多医生的心愿。许多医生们表示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家人相处,希望享受更多的家庭时光成了他们的奢望。因此,家庭幸福是全球医生共同的心愿。

中国医生从来都不缺乏职业奉献精神,这一点不仅在平时,而且在SARS等一系列的公共卫生事件中也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然而,只讲医生奉献的义务不谈医生基本的休息权利则是对医生“神圣”的最大曲解。

中国的医改首先需要认真、彻底地改善医生的艰难处境。医生的处境得不到改善就意味着患者的利益无法得到真正的维护,因为医生才是患者利益的直接维护者和践行者。离开这样的理念,任何所谓改革都难免只是表面文章。

患者需要医生陪伴,医生则需要朋友和家人陪伴。朋友和家庭是医生勤奋工作的重要支柱。不要让医生因为前行而不得不忽略身边爱他们的人,不要让陪伴家人成为医生承受不起的奢望!

(环球医学编辑:张帆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