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患者从网络获取诊疗知识已非常方便。然而,被网络“武装”的患者,其就诊的依从性是否已悄然发生改变?网络信息能帮助患者更理解医生的诊疗吗?还是会让患者由于多懂了一点三脚猫的医疗知识,更愿意来“指挥”或抱怨医生了?网络医学传播该谁来管?互联网+的冲击该如何面对?
不信医生信“搜索”
近日,在厦门一家医院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一位女患者因急性过敏到医院急诊,医生判断其处于休克前期,于是开急救药控制状况,此时患者的丈夫却制止了医生,称“谁知道你们开的药靠不靠谱,不急这一会儿吃,等我问问再给她吃”。原来他正在用手机“搜索”看病。最后在急诊科和皮肤科医生再三表明利害关系的情况下,家属这才同意用药,好在最后患者转危为安,痊愈返家。
另一位母亲更是对“搜索”深信不疑。在女儿生病后,这位母亲不带女儿去医院看医生,而是根据女儿的症状在网上“搜索”,然后根据自己的判断给女儿从药店买来一种抗过敏药服用。结果不但没治好病,反而造成女儿病危送医院抢救。后经医院诊断,根本不是过敏,而是一种病毒感染。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力量是有目共睹的。海量信息和高效搜索给人们提供了太多的便利,人们遇到问题随手一搜,就可查阅到。但是,对于医学信息有其特殊性和严谨性,医疗不同于其他专业,所涉及的关乎人们的性命安全。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医疗和养生的需求提高了很多。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非常火爆,成为传播医学和养生知识的重要平台。作为普通民众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即,这些科普知识只可能帮助我们尽量多地了解疾病,更好地配合医生的诊疗,绝不应以自己的判断去衡量医生的实际诊疗。如果说通过简单的网络医学知识可以替代医院医生的诊治,那么世界上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名医?
事实上,医生的诊疗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的整合。一位合格的临床医生不仅需要经历多年的专业学习,更需要经历多年的医疗实践才有可能应对复杂、个体化的临床患者。普通民众仅仅依靠网络连最起码的甄别信息真伪能力都不具备,更不用说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了。
不信医生信“搜索”的社会现象折射出了一种就医观念的悲哀。无论是有“神医”之称的扁鹊提出的“六不治”,还是中国古代医训都曾指出:不信者不治。意思是说不信任医生的病人,医生最好不要给他治疗。因为既然不信任医生,那么在患者看来医生的诊断、治疗都是有问题的,其依从性和配合度也就差。同时,患者不信任的气氛也会影响到医生,使医生不敢为病人“冒险”,趋向于保守治疗或自我保护性医疗,其结果是治疗效果可能就差了,这似乎又反过来验证了患者的不信任。最后大家都是输家,医生输了自我价值感,患者输了好的治疗机会。
因此,在互联网信息爆发的今天,医学信息的传播也正面临着一个十分严肃的课题:互联网医学传播将造就什么样的患者?是更信任医生、更能理解医生诊疗过程、依从性更好的患者吗?还是拿着从网上学来的一知半解的医学知识,充满疑惑、不断挑战医生,将信将疑的患者?究竟哪种就医观念更能维护患者就医的根本利益?
谁来管管网络医学传播?
网络医学传播(Healthcare Communications)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兴领域。借助于互联网的强大传播能力,不仅使许多新的医学观念、医疗新技术、新方法迅速普及到了临床一线惠及患者,更是使得普通民众更容易地获得了大量的基础医学知识,极大地促进了疾病的预防及患者教育和疾病管理。然而,医学毕竟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医学知识的传播过程如不能遵循严格的规定,将可能事与愿违,损害公众的健康利益。
在多数国家,网络医学传播(Healthcare Communications)所针对的人群有着严格的区分。即:针对医疗专业人士和针对普通民众。这种区分是为了确保其传播的信息不会因为读者群知识层面和信息的缺失而造成对医学信息的误读、误判,产生不良的影响。
针对医疗专业人士传播的内容主要侧重于全球最新医学循证研究进展,包括国内外疾病诊断、治疗、药物应用等方面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荟萃研究(Meta研究)等研究成果。这些信息大都来源于最新公开发表的各学科SCI医学期刊。是一种医生之间必要的学术交流和互相不断提高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由于读者的医疗专业背景和相应的医学基础及临床实践经验,能够保障这种交流不会陷于盲从,而是通过自己的专业分析和患者病情,在临床实践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针对普通民众医学信息传播内容则应主要侧重于疾病预防和疾病基础知识的普及,如何配合医院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做好疾病的诊治和管理等。如慢病管理、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保健和病程管理知识等。对于涉及到疾病具体治疗方案、诊疗方法的确定、治疗药物的选择等,这些专业性极强的信息乃至最新研究成果,普通民众很难判断其是否适合于自己的病情。因此,为了不对患者形成不必要的干扰,医学信息传播机构应避免将这些过于专业的信息直接传播给患者。
然而,网络医学传播在我国尚属于刚刚起步阶段,国家相关的法规和监管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网络环境中不仅充斥着像张悟本、胡万林这样的“神医”骗子、虚假广告和不法网站,而且,在一些国内著名的大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或有相关资质的医学传播专门网站,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问题一:医学信息的来源及可靠性
医学信息关乎人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信息来源真实性和权威性十分关键。正当的、合规的医学信息应来源于经过严格审核(包括行政资质审核和内容同行评审)的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医学期刊或公开发表的医学教科书、医学专著、指南等法定出版物,并取得相应的版权。然而,一些国内网站要取得这些信息和获得相应的版权许可并非是件容易做到的事。于是,网络中大量的信息并不符合上述正当、合规的来源。一些的网站内容可能会以某个医生署名,虽然不是公开发表的信息,只能代表了医生的个人意见,不够权威。医生的真实身份和资质、经历也无从考证,但也算是有出处。而更多的网络医学信息则可能是东并西凑而来,由于未取得版权,所以也不能写明出处。因此,网络医学信息的权威性、可靠性存在很大的问题!
问题二:医学信息内容的区分
为了聚集更多的用户群,许多网站并未对普通民众阅读专业内容设置限制。对专业人群的资质认证也往往流于形式。普通民众可以轻易地从网络获得大量的针对医疗专业人士的内容。而这些内容他们并不能真正弄懂,结果造成普通民众无法真正分辨信息的真伪以及是否适用于自身疾病,极易误导患者就医的趋向,使正常的就医秩序遭到破坏,对医生的信任度和医疗的依从性下降。因此,国家应及时出台相关的法规和监管,纠正这种混乱的局面。
问题三:医学信息传播的目的
如前所述,网络医学传播(Healthcare Communications)根据对象不同,其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是不同的。因此,针对普通民众的传播内容主要侧重于疾病预防和疾病基础知识的普及,如何配合医院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做好疾病的诊治和管理等。如果针对普通民众的目的变成了期望让患者都成为“医生”,正所谓“久病成医”,那么,将必然导致患者认识上的错位,最终造成“患者不像患者”,“医生不成医生”的混乱就医局面。国家相关的法规也应该明确,对患者传播的内容必须注明:“本信息仅供医学知识普及,不能替代医生的实际诊疗”等字样,以避免对患者就医过程产生负面影响。
问题四:医疗服务的合法性
医疗服务的在任何国家都是在法律严格监管之下实施的。就目前而言,虽然所谓移动医疗市场正值风生水起,但开展网络医疗诊疗服务在我国仍未合法化。也就是说任何通过网络平台撮合的医疗诊疗服务都属于非法,即使这个医生是线下合法的行医者。一些移动医疗平台开展的所谓“咨询服务”在性质上是否属于“诊疗服务”尚有待于相关管理部门的认定。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外,医生诊室的名称其实就叫“consulting room”(咨询室),由此看来,“咨询”和“诊疗”确实很难界定。
问题五:医学信息传播的商业利益
医疗一直被视为互联网产业的下一个风口,许多商界大佬都把资本投向了这一市场。出于商业的目的,他们极其渴望能够打破千百年来的传统就医模式,他们努力地培养着患者和医生,希望患者多懂一些三脚猫的医疗知识来通过他们的医疗平台具备挑选医生看病的能力。然而,商业利益并不能掩盖事物的本质,互联网虽然伟大,但却无法通过不见面的方式解决对医生的不信任,更不能实际解决中国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相反,很可能带来进一步的隐患。
医学信息传播应该立足于“信息”本身的正确传播,一些挑战传统就医观念和方式的所谓“新模式”可能从一开始就是出于商业利益,而并非患者的健康利益。
面对被互联网“武装”了的患者,医生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更专业的服务。一方面自己的CME必须过硬,要有能力解释患者“似懂非懂”的疑虑;另一方面必须尊重患者对自己疾病治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通过耐心的解释,让他们心情愉快地遵照医嘱治疗。
患者并非不可以从互联网关注自己疾病的相关信息,但是一定要了解目前互联网医学信息传播的现状。要知道,假如你真的把自己看成“医生”则可能自己酿成就诊过程中的悲剧。因此,信任医生是就医过程中最起码的保障,在此基础上咨询或提供一些自己关注到的信息才可能对医生的诊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互联网既不能增加现实生活中医生的实际数量,使我们医疗资源缺乏得到缓解,更不能把我们的普通民众真的造就成“医生”,通过所谓大数据分析来实现自我治疗。互联网医学传播应该做到也是能够做到的其实就是把正确的医学信息传递给正确的人群,让我们的患者更像患者,让我们的医生更像医生!
(环球医学编辑:张帆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