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肉制品和红肉都“致癌” 还能吃吗?
2015-10-27
272

当地时间26号,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宣布,火腿、香肠、肉干等加工肉制品为“致癌物”,并把生鲜红肉,即牛、羊、猪等哺乳动物的肉,列为仅次于加工肉制品的“致癌可能性较高”的食物。一时间,肉类致癌的说法被传得沸沸扬扬,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今后还能不能吃肉了?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是世卫组织下属机构,成立于1965年,主要进行有关癌症病因的研究。该机构将致癌物的风险分为“致癌、致癌可能性较高、可能致癌、致癌程度不确定和可能不致癌”五个级别。

该机构26日发布的最新报告中,把热狗、火腿等列为1A级“一类致癌物(group 1 list)”,同在“一类致癌物”列表的有烟草、石棉和柴油发动机尾气等。声明称,就消费者个体而言,因平时食用加工类肉制品的数量有限,患癌症的几率不大,但若食用更多,则风险上升。

同时声明还称,牛肉、羊肉和猪肉等红肉类被归类为“疑似致癌物2A级”,和其在同一列表中的有草甘膦。2A组物质意味着可能对人体有致癌性,而1组物质代表与癌症有明确关联。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世界卫生组织计划将培根肉、肉饼和小香肠等加工肉制品列入含有潜藏致癌物质的名单中。新鲜牛羊肉等红肉也将被列为仅次于加工肉制品的“第二等级”致癌物。加工肉制品,即经过烟熏、腌渍、添加化学物等方式处理的肉制品。报道称,科学家相信,食用这些食品,“可能会增加”患肠癌的风险。分析称,名单的改变会对农业带来沉重打击,同样受到影响的还包括从事快餐行业的企业。

不管是鲜肉还是加工肉制品,都是人们平常餐桌上常见的食物,这项评估的结果也引起了许多民众的关注,不少人表示今后会控制肉类摄取量,但也有许多消费者持相反的态度:“这真的太荒谬了,把红肉和香烟等同起来视为致癌物也太扯了!”“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吃肉,我不认为这是致癌的,我认为人们有足够的智慧去理解并做出自己的选择。”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罗云波表示,一类致癌物并非是指它就是非常强的致癌物质,不能说它就是最厉害的致癌物。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致癌的明确性和可能性来分类的,而非致癌的强度来定义的。

罗云波表示,“增加患癌几率”并不意味着吃加工肉制品与患癌之间的因果关系。“加工肉制品中含有致癌物质,并不代表吃了这种食物一定会患癌,要看是什么吃法。如果摄入量不多,身体的代谢机能会把相关的有害物质代谢掉,人就并不会因为吃些许加工肉制品会得癌症。当然,如果是长期大量地食用,可能患病的几率会增加。就像吃盐,盐多了会造成血管硬化等问题,但是没有盐也不行。一切有量效关系,量不是足够多,积累的量如果可以代谢掉,还可以吃。如果有毒有害物质在体内积累的速度大于它分解的速度,那可能是危险的。”罗云波说。

对于此前舆论中关于“火腿培根致癌”等标签化的信息,罗云波认为这应当科学地解读,以避免造成大众恐慌。此外,癌症的个体差异很大,目前科学研究得出的一些结论,还是要在实践当中慢慢验证。

据报道,116岁的纽约布鲁克林女子苏珊娜•琼斯是目前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她表示,自己的长寿源于坚持了一个世纪的习惯,即每天早餐都吃鸡蛋、培根和粗燕麦粉。她的厨房上甚至挂着一个小标语,“培根让一切更美好”。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