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在肿瘤病房讲英语“避讳” 这招奏效吗?
2015-11-02
515

人体是身心统一的整体,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身体不适会从情绪中体现出来,反之,不良情绪也会造成身体。无论是疾病本身还是长期的治疗,对肿瘤患者和家属都会造成心理负担。因此,肿瘤病房的医护人员还需要将一部分精力放在对患者的心理调节上。近日,辽阳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的护士们想出一招回避疾病可怕字眼的方法——用英语代替。这招灵不灵?

对于大部分癌症患者,每听到“癌”这个字眼一次,都会加深他们的纠结和恐惧。他们可能会私底下琢磨和担忧,病情到底怎么样了,会不会恶化……辽阳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的护士们希望肿瘤病房里的患者听不到“癌”这个字眼,他们病房进行工作交接时谈到患者用药、病情等敏感词汇时会用英语代替。这种英汉混搭的语言,只有护士们自己清楚,一般人听不明白。

在肿瘤内二科病房,两名护士正在一边和患者打招呼,一边在本子上记录。患者已经习惯了她们用这种方式交流。

护理部主任李红霞称,这种交接班的方式已经在院内的5个科室展开,效果还不错,主要是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家属们也放心。

护士长白雪称,60%以上肿瘤科患者不知道自己的真实病情,他们一旦听说自己患癌,精神上可能就垮了,心理负担加重会影响治疗,有的甚至直接放弃治疗。

来自本溪的一位患者家属说,自己患肺癌的母亲身体恢复得很好,心理没有压力。不把真实病情告诉她,是因为“不忍心伤害母亲,她一直以为是良性的,特别配合治疗”。

不但医护人员在患者面前用英语规避“癌”字,就连床头卡也是用心做的,压根就没有诊断这一栏。

肿瘤内二科病房的医生办公区,5米长的《患者住院信息一览表》上,所有患者诊断一栏都用英文标注,白雪说:“我们只对家属做全面陈述”。

白雪称,之所以想出这种方法是因为医院曾出现过在家属未示意的情况下,护士不小心说出了癌症这个词后,引起家属和患者不满的事情。事后需要主任出面解释,谎称护士记错患者名字了。因此,护理部主任李红霞提出,患者所能接触到的“癌”字都由英文“Ca”代替,在病房使用英语交流病情。

这个想法很快得到院医护人员的普遍认可,李红霞着手制订改进方案,今年4月,肿瘤科、肾内科共5个科室的医护人员参加了英语集中培训。

“Fluorouracil”中文名“氟尿嘧啶”,缩写“5-FU”,治疗消化道癌的药物。在白雪的学习本上密密麻麻记着这些英文单词。有些词特别长,读起来特别拗口。大家把这些单词存到手机里,一有时间就拿出来读几遍,几个月下来,已经朗朗上口了。

帮助癌症患者减轻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是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有效的护理是建立在良好的医护关系的基础之上的。稳定患者情绪,减少医患冲突,促成患者的医疗护理,这一招值得赞赏。不过,患者需要了解自己的疾病并对自己的身体负责,鼓励患者正视疾病也很重要。研究显示,癌症患者的心理反应分期一般会经过恐惧、怀疑、沮丧、适应这几个阶段。医护人员应该使患者科学、客观地认识和看待疾病,认真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理解治疗的作用,鼓励他们积极乐观地治疗,也许“癌”这个字就没那么可怕了。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