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跨界写小说 取材于真实临床病例
2015-11-06
204

近年来,医患题材的小说和影视剧很受关注,但其中经常暴露出来的医学常识错误也引发很大争议,甚至会误导大众。近日,取材于真实临床病例的“医学悬疑”小说《安东医生诊室:蹊跷的死亡》引发广泛关注,小说和真实病例相差有多大?书中疾病诊疗方法的科学性如何?

小说作者安东宁夫是一位跨界作者,其真实身份为医学工作者、教授、主任医师、心脏病学专家、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由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个人首部作品《太平间里的恶魔》,首发当月连续5次印刷。次年发行的侦探推理小说《红石草原》,还未正式面市已加印,多次登上各大畅销排行榜榜首。

据了解,《安东医生诊室:蹊跷的死亡》是国内第一部以系列临床病例为题材的长篇医学推理作品,延续了安东宁夫一贯医学悬疑、逻辑推理的风格,又加入了大量医学健康知识、医学故事、疑难杂症及解决方法,入选杭州市精品工程。

书中,安东医生是位临床经验丰富的心脏病学专家,对处理各种神秘和危急的不明疾病并挽救生命充满热情。知识的渊博、逻辑的清晰、思路的敏捷和洞察力的敏锐,使他对疾病的分析一针见血,解决了无数疑难杂症,赢得了病人和同僚的尊敬。

11月5日,安东宁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安东医生诊室里的病例都是真实的,但故事有虚构的地方。把一个个真实的病例改编成有趣的故事,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宣传一些医学科普和治病防病的知识。

“这个问题主要在于一些编剧、导演、演员对专业的认识程度,我作为一个医生、一个心内科医生,在专业性方面是没有问题的。很多人说小说都是虚构的,内容不可信,但在安东医生诊室里,书中的医学知识都是科学、严谨的,这也是我创作的原则。故事可以虚构,但凡是涉及到医学知识和疾病一定要是真实的、科学的。”安东宁夫说,《安东医生诊室:蹊跷的死亡》是一个特殊题材的作品,“我特别想写一个既有文学故事性、又具备科普性的书,但如何捏合到一起呢?确实很有难度。这是我的一次尝试,把真实病例改变成故事,串联起来成一本书。读这本书,既是一种消遣娱乐,也能获得一些有益的保健方法。比如灰指甲,一种顽疾,很多人多年都治不好,花了很多钱,受了很多痛苦。但我有一种偏方,写在书里,读了这本书就能知道其治疗办法。而且这种方法不用吃药、打针,甚至不花钱,因此这本书也获得了不少朋友的欢迎。”

那么,作为处于“高压锅”状态下的医生,安东宁夫是如何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创作的呢?

对此,安东宁夫表示:“我是医生,第二我才是业余作家。我是以本职工作为主,确实非常忙——科学、教研、会诊,出门诊、查房、做手术,还有学术交流,但创作是我的业余爱好,是我喜欢的事,我能从中获得乐趣,所以把业余时间都用于写作也不觉得枯燥。需要说明的是,我塑造的‘安东医生’并不是我,其中里面塑造的人和事也不是我,而是整个医生群体。一个人能力再强,其所经历的人和事也是单薄的。我生活在一个医生的群体里,如果把大家的智慧、力量、技术,都融合到一起,聚合到一个人身上,就会更值得大家关注。”

一面是医学专家,另一面是当红作家,安东宁夫更喜欢哪一个身份呢?“我还是喜欢医生这个身份,可以说写小说圆了我很多年前跨界当作家的一个梦。”他说。

在安东医生的诊室里,往来着形色各异的病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守着自己的秘密。跳楼者如何金蝉脱壳?死去的人为何死而复生?巨额保单的最终受益人到底是谁?是非法行医还是恶意报复?这一切到底是阴谋,还是犯罪?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书中寻找答案。如果您是医生,也可以去看看其中的医学知识是否严谨。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