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收费标准该怎么定?
2013-12-05
821

近日,沈阳急救车违规收取巨额费用的事件引起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那么,急救车到底该不该收费?如果需要收费,又该如何收费呢?

老百姓对急救收费有两个误解

对于急救车收费问题,老百姓误解由来已久。一些患者认为急救车‘120’应该像‘110’一样是免费的。另一些则认为,收费是应该的,但是难以接受车费不能报销。甚至有患者提出将急救车的车费折算到治疗费里报销的想法。

对此,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刘红梅表示,院前急救目前还属于稀缺资源,收费也是政府引导合理使用的调控手段,但收费标准并非由急救机构自行确定,而是根据各地发改委制定的医疗收费标准执行。

据了解,我国各地对急救费用的收取标准不尽相同。大部分城市“120”急救车在市内出车5公里(含5公里)内每次收取出车费30元,超过5公里每公里加收1.5元(含往返里程),医护人员出诊费以及用药、应急处理费用等另行收取。

据北京急救中心对急救成本核算显示,全年单车平均成本支出在千元之上,包括购置车辆费用、按年折旧费用、每车车载价值百万元的抢救设备成本、车辆税费、燃油费、急救人力成本、消耗的药品物资等。而急救收费只占急救成本的15%。北京急救中心作为公益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由市财政每年投入约1.5亿元用于急救事业发展,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但是,部分急救中心(站)未实施财政全额拨款,主要靠业务收入维持运行。由于财政补偿不足,多数急救中心要挣钱养活自己,一部分急救中心不得不设在某家医院,靠院内补院前的方式维持运营。根据2011年全国院前急救资源现状调查,仅有9.73%的急救中心独立于医疗机构。有的地方急救人员“奖金要靠自己挣”,这就很可能导致过度医疗行为的发生。

此外,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急救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急救开展的新业务也越来越多。比如,肌肉注射一次,医院收费5角,“120”急救车也只能收费5角,但急救是由多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团队到患者家中提供服务,也就是说,这样打一针,投入的成本比在医院打同样一针大很多。有专家表示,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急救事业发展。

对于院前急救出现的一些问题,从政府的管理规范和急救专业自身发展来看,刘红梅建议,一方面要提升专业急救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政府应根据新业务开展合理定价,减少医患之间因为价格问题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南方一些省(市)已经开始试点由政府制定的独立院前急救收费标准。以浙江省为例,一些城市急救中心有明确的院前急救收费标准。例如,一般急救病人院前急救费100元/人次,指入院前的“120”急救或现场急救;脏器功能衰竭、外伤、烧伤、中毒、窒息、休克等患者院前急救费150元/人次,既包括入院前急救,也包含诊察、治疗、监护、护理、氧气、材料费;心肺复苏抢救费100元/人次;大出血抢救费(含抢救材料、仪器,特殊止血材料除外)50元/人次等。杭州市的院前急救收费新办法还规定,急救费用由接诊医院收取,避免由“120”工作人员收取院前急救费,患者再持发票、社会保障卡和病历本到医保经办机构报销的繁琐和不便。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